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人的精神》讀后感范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800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黨校學習推薦的閱讀書目中,《中國人的精神》一書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不為別的,就因為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的精神,歷史偉人對我們民族精神的評價與分析極其重要,通過對其學習和認識,我們不僅能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狀態有所了解,還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對一個民族發展的影響。


  自從看了辜鴻銘老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這本享譽度很高的著作,書里他提及到的幾個地方讓我印象很深刻,感觸很深刻。對于里面的一些觀點,有些是表示贊同的,但有些是覺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節里,辜先生寫到的“在中國,一個人不覺得需要用自然力量來保護自己,因為他確信每個人都認識到公正和正義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個人都認為道德義務是必須得到服從的東西。”,這句話高度的褒揚了中國人民由古至今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與此同時,他也把中國人的精神與西方的傳統文化做了對比,寫出了自己對此的看法,我很是贊同。


  他認為,西方人相信傳統“性惡”的理論,進而懼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強制力去進行約束,耗費了大量的財物去供養牧師,軍隊等,更是對人本身造成了強大的約束,這種約束進而促使人走向極端,延伸到國家機器上就形成軍國主義。我想,這也是對20世紀初的列強覬覦中國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國主義歷史上發動那么多災難性戰爭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國則不一樣,中國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約束,進而延伸到其最高的義務,即忠誠的義務。中國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過牧師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維持國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條法則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愛的法則是愛父母,正義的法則是忠誠,忠君。于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既具有博學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華精神是源遠流長,不可磨滅的。


  作者另一個關于儒學的觀點也十分鮮明。他認為,儒學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們不再需要宗教。對此,作者將儒學中的“仁”“孝”“禮”“愛”分別與西方宗教中的思想進行對比,并引用了《論語》《中庸》中的大量觀點和西方宗教和哲學家的言論進行比較,得出了中國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軍隊來維護國家秩序的結論。


  需要提出的是,這或許是針對作者當代的社會環境和實際情況作出的對比與結論,但到現代,我個人不很是贊同這一觀點,因為我們也有軍隊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約束。


  西方的宗教對于一些國民來說,起碼是對于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可能只是作為一種信仰,他們信仰了宗教會使他們心理感受好一點,或者這僅僅只是一種傳統,而并不因為他們的道德過不去才出現這樣的情況。相反,有中國著名作家指出,中國之所以出現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產安全,貪污腐敗,恰恰因為中國人缺少了信仰。


  誠然,我們需要堅持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來思考問題;蛘哒f,在辜老先生的那個年代,社會情況確切如老先生所說那樣,但我們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國的愛國情愫,甚至有對西方某些地方不滿而將其夸大甚至將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現的問題的情況。


  總而言之,從《中國人的精神》一書里面,我得到的東西還是不少的,從中我可以了解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對待西方的態度。但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辯證的分析與思考,中華民族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兼容并包,需要客觀的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這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精神永葆活力的傳承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722141.html

相關閱讀:讀《網絡安全與道德讀本》有感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800字范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800字范文推薦
《哭泣的耶路撒冷》讀后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800字范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