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讀了《盈在節儉》一書,感觸頗深。
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所有企業思考的首要問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節儉將是企業制勝的籌碼。因為面對微薄的銷售利潤,企業只有轉向內部挖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增加競爭力。誰的成本低,誰獲取的利潤就大,在市場中就更具競爭力。節儉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更重要的是,而且還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水平。因為節儉總是與勤懇、務實、理智結合在一起的,而這些正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根本。而那些彌漫奢侈文化的企業,很難有高的運轉效率,很難有理性的經營決策,很難有嚴謹務實的發展遠景,有的只是無序和懶散。這樣的企業生存都堪憂,何談發展?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只是公司領導的事情,因為企業所有的節儉活動都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就拿生產經營來說,如果企業僅僅是購置更多的生產設備,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而沒有員工自覺主動降低成本的意識,所有措施仍然只是一句空話,得不到落實。
事實上,節儉是企業和員工的雙贏選擇。對于企業來說,節儉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的贏利空間,增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提倡節儉意識,還有助于逐步形成勤儉節制、注重節約的企業文化,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提倡勤儉節約,更會惠及員工自身。只有每一名員工都能夠養成注重細節、精打細算、講究節儉、嚴格管理,樹立“以成本為中心”的責任意識,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不僅自覺堵塞“跑、冒、滴、漏、流”的黑洞,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做到人走燈熄、紙張雙面使用等等小事,而且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及時間成本,做到不返工、不怠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把資源投入到最有生產力的環節中去,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只有這樣,企業的效益才能變得更好,企業也就更有能力給予員工更多的回報和鼓勵,使員工得到更多益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730290.html
相關閱讀:讀《燈光》有感
《鄧小平傳》讀后感作文
哈佛家訓讀后感7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