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黃道婆讀后感500字作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500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黃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公元1245年),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上海龍華人)。

  南宋末年戰亂多災民不聊生,黃道婆十二歲時就給人家當童養媳,因不堪忍受殘酷虐待出逃至海南島的崖州,開始了她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宋朝時紡織業在內地逐漸發展,但紡紗產量不高,布匹質量粗糙,不能成為人們主要的衣著用品。

  海南島在11世紀(北宋中期)已開始大面積植棉,海南的棉織物品種多,織工細,色彩好,被作為“貢品”送到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杭州)。

  黃道婆就是在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憑借自己的聰慧天資、虛心好學和吃苦耐勞精神,在與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熟練掌握了各道棉紡和織布技術,成為當地技術精湛的紡織能手。

  在海南生活勞作的20多個春秋一晃就過去了,中年之后的黃道婆,思鄉情切,在元成宗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帶著自己心愛的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了歸家的路途。

  重返故鄉后的黃道婆,決心改革家鄉落后的棉紡織生產工具。據陶宗儀《 耕錄》記載,“烏泥涇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線弦竹孤,置案間振掉成劑”,操作辛苦,效率極低。

  經黃道婆改革“乃教以做造捍彈之具,至于錯紗配色,綜線絮花,各有其法”,大大提高了效率。

  她將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織生產經驗與漢族紡織傳統工藝結合起來,系統地改進了從軋籽、彈花到紡紗、織布的全部生產工序,創造出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織造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家鄉人民,迅速把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技術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766142.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再塑生命》讀后感500字
幻城讀后感作文500字
背包十年讀后感500字
雷鋒事跡讀后感500字
范愛農讀后感500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