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望洋興嘆曰:“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貽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滿載秋水,至于東海,看見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后悔的發出這樣一席話,雖有些晚,但卻飽含了河伯的自卑感。
這也告訴我們要:學會自卑,認清自己。貝多芬在給兄弟的一封信中寫道:“當站在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而我卻聽不到,這對于有如此敏感軀體的我,是莫大的羞辱啊!”從此,貝多芬開始過離群索居的日子。但貝多芬并沒有從自卑中倒下去,他從自卑中,依靠自卑的力量站了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音樂天賦,因而創造出自己新的藝術風格,完成了傳世佳作——《第三交響曲》也就是《英雄交響曲》。這里的自卑并不是普遍理解的自棄,而是換了形式的自信,是從壓抑的心里中,爆發出的一種力求上進的力量。學會自卑,才能使這種力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貝多芬就是一位勇于自卑的舵手。也許你和我也可以成為優秀的舵手,但我們現在可能還是“少年不識自卑味”?,學會自卑是多么重要呀!竹子是一種堅韌的植物。當大風降臨時,他們并不是逆風而站,而是彎下身軀,隨風而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與風之間的力量懸殊,所以他們學會自卑,彎下身軀。但他們并不是俯首任風搖,他們從自卑中發掘出自己的堅韌性,用隨風搖擺來保護自己,從而用堅韌性去搏擊風的洗禮。植物尚懂得自卑的重要性,何況有靈性的人呢?學會自卑,是一種很難的事。它需要勇氣,需要放棄世俗偏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稁熣f》中,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因為他們怕世俗的目光;巫師樂師百工之人卻不恥相師,最終巫、樂、百賢于士大夫。
從中可以看出,學會自卑對于人的發展是重要的。更體現出,其實自卑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學會自卑,是一種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策略。只要你正確對待,你就是一位優秀的舵手。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顯明于世,必須要先學會自卑,認清自我,切不要如河伯般,臨東海,才悔矣,晚也。學會自卑,就是“于無聲處聽驚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829053.html
相關閱讀: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700字
哈佛家訓讀后感700字
讀《燈光》有感
《鄧小平傳》讀后感作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