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面對來訪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判斷這個來訪者,是否屬于心理咨詢的范圍之內。
心理狀況可以分為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異常心理者俗話稱:精神病人),而正常心理又分為健康狀態和不健康狀態。
心理咨詢重點針對正常心理的不健康狀態,以談話為主要方式,進行的一種心靈疏導。
如果來訪者的癥狀表現屬于異常心理,就不再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范圍。
一個心理咨詢師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給自己正確的定位。心理師究竟是什么,能做什么,我們和來訪者究竟是什么關系,這是最重要的。定位錯誤,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師,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心理師。
心理師守則:
第一,心理師要時刻保持中立的道德立場,不帶有主觀色彩,不對來訪者的想法或行為做道德批判。
第二,要時刻保持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工作原則,靈活地采用適當的咨詢方法,一定要因人而異。
第三,要時刻保持不干涉來訪者現實生活問題,不能直接引導來訪者去做現實生活的改變。
客觀上講,來訪者的信任和配合,在整個心理咨詢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心理師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主動控制來訪者,那就是催眠。但是催眠必須要基于來訪者的信任,而且實施過程中必須得到來訪者的充分配合,直到進入催眠狀態。催眠第一原則:被催眠者必須出于自愿。
催眠能否成功,取決于被催眠者的受暗性,受暗示性越強,就越容易被催眠。初級心理師不能單獨為來訪者實施催眠,尤其是異性來訪者;中級以上的心理師才可以實施團體催眠。
在催眠中,心理師扮演造夢者的角色。心理師根據被催眠者的反應,通過特定的夢境描述,了解、掌握被催眠者的潛意識活動規律,進而影響他的潛意識。
越是深度的催眠,這種影響的力量越大,甚至可以讓被催眠者顯現出平時所不具備的能量,也就是潛能。
面對日常來訪者的心理咨詢師,必然要承擔更艱苦的磨難。因為沒有一個超能力的偶像賜予他們精神信仰,讓他們產生足夠勇氣和力量,去長期面對世人的痛苦。這是每一位心理師不得不承受的壓力。
為什么心理師要有督導?就是因為我們所從事的職業,隨時可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我們要比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承擔著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有誰是想成為一名職業心理師的?那你就要做好準備,隨時拯救你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shubiji/1184605.html
相關閱讀:讀書筆記??讀曾國藩王陽明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赤壁之戰》讀書筆記
《工作重在到位》讀書筆記200字
《史記》讀書筆記500字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