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進化論,我們都能想起達爾文。恩格斯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轉化定律)。最近讀了兩本聊進化的書,《進化是什么》和《進化》,了解了更多關于進化的深層意義。
以前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盤旋:為什么達爾文會提出進化論呢?看看恩斯特寫了這本《進化是什么》(雖然翻譯的不佳,可擋不住書中閃閃的智慧)。自打文明開始,人類就試圖解釋各種問題。第一個問題自然是:“我從哪里來”。受困于文明程度的發展,祖先們自然選擇了一個最簡單的回答:就是這么來的!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只是對這個結果進行了不同的包裝。女媧、盤古都是個符號。這個符號隱含的意思就是與生俱來。
階級地位是與生俱來,甚至個人生活軌跡都是與生俱來的,叫“命運”。這種簡單粗暴的解釋一直持續了幾千年,一直到十九世紀初。
十九世紀發生了什么事呢?如果你穿越到十九世紀初期,那你和穿越到一千年前沒啥區別。巨大的變化都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那時候,孕育了一百多年的科學思維發芽了,帶給人類社會的是巨大的技術發展。人們目睹了世界的變化,看到了新事物的誕生,從此便很難滿足于“生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解釋。
人類不僅開始思考自己原來的樣子,也開始思考地球、星辰和世界原來的樣子。在這種對進化的思考與探索中,我們開始了對自身生活的變革與創新。我們需要改進生活,人類社會需要進化。所以,舊的社會制度走到了生命盡頭,封建王朝的倒塌給新制度留下空間。
進化其實無處不在。劍橋請了畫家、舞蹈家、天體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等等來談進化。這就是《進化》這本書的主旨。
互聯網時代到來,人類已經不滿足無意識狀態下自然的進化。人們有意識地把進化論推廣到世間的方方面面。一個互聯網產品剛剛構想,還未面世,人們就開始思考它的生命周期,為它的“進化”做準備。取代程序員和設計師,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的產品經理成為互聯網最緊缺的人才。
進化是有其內在規律的:足夠多的可能性是進化的必備條件。換句話說,沒有被安排好的進化。人們曾經設想,把我們居住的城市快速進化成“智慧城市”,就如同靈長類動物進化成智人一樣,為此國家還高屋建瓴的做了一系列規劃。結構卻失敗了,因為這種統一規劃扼殺了城市的多樣性,失去了進一步進化的可能。
如今面對千城一面的都市,我們應該想想,如何避免整齊劃一的教育——那會毀掉我們的未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shubiji/1184682.html
相關閱讀:《工作重在到位》讀書筆記200字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赤壁之戰》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讀曾國藩王陽明
《史記》讀書筆記500字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