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靈格:當一個孩子抱怨父母時,“你給我的還不夠,這件事不對,你們還欠我很多”,那么這個孩子就不能和父母分開。這些要求把孩子和父母捆綁在一起,用這樣的方式,他什么也接受不到。如果他們按照現實中的狀況接受自己的父母,也接受他們給予的好的東西,那么,接受將會融化要求,會讓人看到這些要求太可笑了。事實上,他還是把自己與父母聯系在一起,既接受不到任何東西也不能分開。
接受自己的父母會產生一個奇特的效果,就是孩子和父母分離。這些事情并不是真的對抗父母,而是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完整和圓滿。接受自己的父母意味著,“不管你給我什么,我都接受。你們給我的已經太多了,足夠了。不論我還需要什么,我都可以自己創造,F在,我會心平氣和地離開你們。”那就是說:“我接受你們給我的一切,雖然我可能會離開父母,但我還是他們的兒子,他們還是我的父母!
不能夠接受父母的孩子,必然是會設法補償他們之間的不足。實際上,人們常常追隨的自我實現和自我啟迪,就是在追隨仍然沒有被自己接受的父母。接受父母之后,對神的追求常常會停了下來或有所變化。許多人發現,一旦成功地接受以前被拒絕的父母,所謂的“中年危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shubiji/1265122.html
相關閱讀:《工作重在到位》讀書筆記200字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赤壁之戰》讀書筆記
《史記》讀書筆記500字精選
讀書筆記??讀曾國藩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