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上一篇,我們介紹了運用杠桿和做空賺取50倍收益的A.WJones、逆向投資和大宗交易套利的MichaelSteinhardt。今天,我們重點來分析兩家基金:商品公司和老虎基金。前者合理的利用了趨勢投資,而老虎基金則把研究做到了極致。
合理利用趨勢投資的Commodities Corporation
Commodities Corporation(商品公司)在70-80年代也是美國盛極一時的對沖基金,自從1969年設立,直到1997年被高盛收購,商品公司這家對沖基金對于美國對沖基金的發展起到了幾方面的貢獻。首先他是第一家 “Quant Shop”,非常偏重量化投資,并且運用電腦程序做自動化交易。在今天,美國大部分的對沖基金都是非常量化的,但是在電腦并不發達的70年代,這種投資方法還是非常獨特的。而且之后,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把這種量化投資發揮到了一種極致。
商品公司也是第一個合理利用趨勢投資的對沖基金。
他們甚至有一個風險控制體系,迫使他們的交易員不要做出違反趨勢的交易。正如曹仁超后來說過的“買入開始上漲的股票,賣出開始下跌的股票。”這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投資策略被運用到了商品公司的風險控制體系,這樣合理控制了他們交易員人性的弱點。在這種制度下,他們培養了偉大的趨勢交易者:Michael Marcus。
Michael Marcus性格奇特,脾氣古怪,似乎是天生的交易員。美國許多偉大的交易員都不是特別正常的人。他不僅了解宏觀基本面,對于技術面也很懂。每次交易之前總是會思考許多情景分析。他的交易思考中有許多變量,而且一旦某一變量發生任何變化他都知道下一步改怎么去應對。同時他也用止損單來控制風險。一旦市場的波動與他之前的判斷相反,止損單會讓他及時側退。而如果方向看對,就讓利潤奔跑。這樣,即使看對市場的概率只有一半,他的盈利也大大超過了損失。
作為趨勢投資者,Michael Marcus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他不會去特意預判價格的走勢,而是讓市場來給他答案。他只研究最熱的商品,對于那些短期沒有機會的品種不做任何關注。70年代的美國,尼克松總統放棄對商品的價格管制,增加貨幣供給造成了商品價格的暴漲,給Michael Marcus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他在十年間讓公司的資金增長了2500倍!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這個公司另外一個巨大的貢獻就是培養了Bruce Kovner這位未來的對沖基金界的領軍人物。確切的說,是Michael Marcus培養出來的。當初面試這位明日之星的時候,Kovner居然只是一個哈佛的輟學生,目前做出租車司機。Michael Marcus一眼看中了Kovner與眾不同的冷靜。他不會因為交易而睡不著,下了巨大的頭寸后也不會緊張,這種冷靜讓他成為天生的交易員。
最后,商品公司也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交易宏觀(Global Macro Fund)的基金。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包括后來招聘的Michael Marcus, Bruce Kovner,都具有商品交易的背景。所以他們的大部分交易也理所當然的出現在商品,貨幣上。1997年被高盛收購以后,也大大加強了高盛的商品交易實力。而之后索羅斯同志的出現也真正拉動了這種宏觀交易對沖基金的大量涌現!
把研究做到極致的老虎基金 JulianRobertson
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國的對沖基金界有著著名的三巨頭,分別是之前介紹過從大宗交易賺取超額利潤的Michael Steinhardt,把宏觀交易發揚光大的哲學家索羅斯,以及堅持價值投資的老虎基金Julian Robertson。Robertson曾經在特種部隊服役過,有著堅毅的性格和超強的體力。而他公司招聘的人也都是大學運動員類型的人才,因為沒有超常的體格就根本無法適應公司的拓展活動。他的旗艦基金就是老虎基金,而且其他所有開設的基金都用貓科動物來命名,包括美洲豹,美洲虎等。
Robertson愛好交集,和許多深居簡出低調的對沖基金大佬完全不同。同時他懂得運用鼓勵和批評來提高員工的戰斗力。從1980年創立到1998年的鼎盛時期,他的平均年收益率達到了25%!連能夠阻擊全球央行的索羅斯他都不放在眼里。
Julian Robertson的成功有一部分來自于他發現了賣方研究的不夠。
那個時候的美國股市,券商主要覆蓋能為共同基金提供足夠流動性的大股票,而大部分小股票并沒有被市場很好的研究,給Robertson提供了許多超額收益的來源。Robertson堅持了基本面的細則研究,包括適用產品,實地調研等,有些東西是其他基金根本無法想到的。
比如他會讓研究雅芳的分析師去做雅芳的產品銷售,墨西哥發生債務危機時,他會第一時間讓分析師去那邊的花旗銀行調研。這些細致入微的調研幫助Robertson取得了別人不具有的信息優勢。此外,當時美國的賣方都不太愛給賣出評級,怕上了管理層的黑名單(這點和目前國內的情況有些相似)。所以Robertson會找到那些被包裝漂亮但質地很差的公司,然后通過做空賺取超額收益。
其實對于對沖基金來說,賺取超額收益最大的問題就是“crowding”。一旦某種策略,研究方法被許多人開始使用,這種超額收益就會越來越小。
而Robertson正是使用了當初并不流行的這些研究、投資方法。此外Robertson在投資管理上并不喜歡把錢交給下面的基金經理讓他們自由管理一部分資產。他對于買賣有著絕對的控制權。這種做法單一投資風格的做法在80年代時候的確幫助公司的業績得到飛速的提升,但之后規模擴大好,也限制了公司投資多元化的發展。無論如何,Robertson通過看得見的業績很好的宣傳了價值投資,之后美國對沖基金經理紛紛開始了細致入微的基本面和行業研究。而且截止到2008年,36位前老虎基金員工設立的對沖基金,一共管理者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
今天,許多美國人依舊把Robertson認為是The Greatest Investors。
老虎基金的純基本面研究方法,配合他們堅持持倉的投資方法其實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但也是這種方法導致了一些重大決策的失誤。其中包括1992年做空日本高估值銀行股的失誤,這個投資在之后的三年一直給公司帶來負收益。以及1999年做空網絡股,直接導致了公司的清盤。而且最最可惜的是就在2000年3月網絡股泡沫崩潰的前夕,Robertson選擇了清盤。
此外,Robertson只懂股票,對宏觀交易不太了解的風格也在公司的資產規模擴大的時候,限制了公司的業績繼續提升。作者:朱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shubiji/1336235.html
相關閱讀:《工作重在到位》讀書筆記200字
讀書筆記??讀曾國藩王陽明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赤壁之戰》讀書筆記
《史記》讀書筆記500字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