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目前,蘋果公司發布了第六代手機IPone5等電子產品�;卮�1——3題。蘋果公司為IPone和IPAD等電子終端提供的應用程序,將近80%需要付費下載,這既拓展了產品功能、提升了用戶體驗,又增加了公司利潤。下載應用程序需要付費,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蘋果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很高 B.蘋果公司首創了這一商業模式C.消費者愿意為增加的體驗買單 D.程序開發者消耗了腦力和體力【答案】 D解析:下載應用程序需要付費是因為程序開發者耗費了體力和腦力,程序有價值,消費者獲得程序的使用價值需要付費,讓渡商品的價值。據蘋果官方統計,IPone5在預售開始的24小時內收到了超過200萬部訂單,這是去年同期IPone4s預售量的兩倍。這表明 生產能為消費創造動力 B.跨國公司推動了全球化C. 消費對生產具有決定作用 D.發達國家主導了全球化【答案】A 解析:沒有IPone5的生產就沒有人們對它的強烈向往,就沒有200萬部的訂單,故選A。C生產決定消費,選項說法錯誤;BD不符合題意。上世紀80年代,蘋果公司曾經夸耀其產品“產自美國”,但目前各種型號的iphone都包含上百個零部件,其中約90%都產自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蘋果公司選擇全球化運營模式進一步佐證了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B.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C.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因而是主觀的D.事物的外部聯系是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答案】 B解析:A“任何事物之間都”相互聯系錯誤;C無論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還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D事物的內部聯系是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ACD都錯誤,故選B。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魚翅是中國傳統奢侈品之一,在利潤驅使下,魚翅貿易導致每年有大約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過渡捕撈嚴重破壞海洋的生態平衡。這告訴我們①企業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②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是理智的③消費者應踐行綠色消費 ④利潤不是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企業在利潤驅使下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破壞,故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①正確;消費者應踐行綠色消費,可持續性消費,③正確。魚翅消費不是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②錯誤;④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是營利,選項錯誤。5.9月19日,100美元=631.60元人民幣;9月27日,100美元=630.63元人民幣。如果此后一段時間匯率持續這樣的趨勢,則①可以將美元存入中國國內銀行升值②吸引美國商人在中國投資辦廠③我國在美國投資辦廠的成本降低④美國游客到中國旅游的人數可能下降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 解析:100美元兌的人民幣少了,說明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匯率持續,則①美元存入中國國內銀行會貶值,①錯誤;美國商人在中國投資成本提高,不利于吸引美國商人在中國投資辦廠,②錯誤。故該題選D。6.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國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其目的是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刺激投資需求 ②減少貨幣供應量,緩解通貨緊縮壓力③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④擴大貨幣供應量,緩解通貨膨脹壓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擴大貨幣供應量,②錯誤,緩解通貨緊縮的壓力,④錯誤。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刺激居民消費,①③正確。7.據統計,2002-我國參與再就業培訓的人數由518萬上升到2200萬,其中1080萬是外來務工人員。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相繼成立。重視職業培訓主要是為了幫助勞動者樹立職業平等觀 B.提高勞動者素質,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C.消除農民工流動的體制性障礙 D.規范勞動關系,解決勞動合同糾紛【答案】 B解析:培訓各種技能,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素質,適應社會需要。8.魚精蛋白是心臟外科手術中的一種常用藥。近期該藥品嚴重缺乏,已經有很多醫院被迫停止了心臟手術。藥廠之所以不愿生產魚精蛋白,主要是因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一直將該藥品的銷售價格控制在每支11.2元,價格過低、利潤太薄。這告訴我們A.行政手段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B.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應干預商品價格C.政府應在遵循市場規律前提下進行宏觀調控D.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了資源配置的作用【答案】 C解析:政府對魚精蛋白的售價控制太低使該藥品缺乏,說明政府應在遵循價值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宏觀調控,選C。宏觀調控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A錯誤;B錯誤;D不符合題意。近日,某媒體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投資意愿謹慎,儲蓄意愿繼續增長,國債躍居居民投資首選。國債躍居居民投資首選可能的因素有①國債風險小,收益較儲蓄高 ②國債收入一般高于其他消費債券收入③銀行降息預期加強 ④國債發行次數較多、發行量較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國債是中央政府發行的,以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障,故國債風險小,但收益高于同期銀行儲蓄;銀行降息,儲蓄存款收益減少,也可能導致投資國債增加。故選B。10.過去5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26%,其中中國對東盟各種的出口增長了138%,進口增長了115%。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增長說明A.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B.貿易全球化是資本全球化的基礎 C.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經濟有著非常強的互補性 D.中國立足于外向型經濟,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國際市場【答案】 C解析:中國與東盟進出口貿易增長幅度相當,說明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補性較強,可以互通有無,互惠互利。11.時間項目金額(元)9月1日工資月收入50009月10日交房租25009月15日從銀行取出利息5009月26日購買稻香村禮品月餅一盒100………………上表是小張9月的收支賬單。從賬單中可以看出,貨幣執行的職能是①世界貨幣 ②流通手段 ③貯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B 解析:購買月餅支出貨幣執行的是流通手段職能;工資、房租、利息,貨幣執行的是支付手段職能。選B。12.起,北京市政府每年設立1億元的“溝域經濟發展專項基金”支持北京遠郊區縣發展。延慶“百里山水畫廊”、門頭溝的“玫瑰谷”等特色溝域吸引無數游人前往休閑娛樂。北京市政府的遠郊區縣的扶持①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②利用了資源優勢,有利于打造地區特色經濟③調整了產業結構,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④增強了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扶持遠郊區縣,有利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①正確;利用各地特色吸引游客,有利于打造區域特色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②③正確。13.近年來,我國的農產品貿易逆差額不斷增加,特別是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不斷增加。有專家認為,加大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進口有利于緩解我國土地緊張、農產品價格不斷上升的矛盾,同時應該看到糧棉安全的風險也在加劇。這警示我們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相對降低,我國應該以進口為主 B.應該主要依靠擴大糧棉生產規模,保證國家糧棉安全 C.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國應盡量減少農產品貿易 D.我國糧棉需求的對外依賴加劇,需要加強市場風險管理【答案】D 解析: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額不斷增加,說明農產品對外依賴加劇,糧棉安全存在很大的風險,需要加強市場風險管理,維護國家糧棉安全。故選D。稅收具有強制性、固定性和無償性的特征B.經濟的發展水平對稅收的影響是基礎性的C.稅率處于最高點時,國家的財政收入最多D.保持適當稅率,才能保證較好的財政收入【答案】 D 解析:當稅率在E點時,國家稅收收入最多,但超過E點,稅率過高,稅收收入卻減少。故說明要保持適當的稅率,才能保證較好的財政收入。選D。從9月1日起,北京市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正式實施。這一改革有利于①防止個別企業偷稅漏稅②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分工③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④增加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 C解析:該題以營改增為情景,考查增值稅的知識。增值稅只對增值額征稅,有利于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分工,選C。中秋、十一假期長達8天,“國內游”、“出境游”市場出現人次和消費的雙高增長�;卮�16、17題。今年來我國假日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是假期時間延長,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加B.我國經濟發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C.居民消費觀念轉變,更加重視享受性消費D.旅游消費帶動力強,能促進相關行業發展【答案】 B解析: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從根本上講就要促進經濟發展。故該題選B。17.盡管有關部門對黃金周做了相關預案,但還是出現了各種情況:高速擁堵、景區爆棚、游客滯留……這說明①客觀事物復雜多變,人們認識事物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②人們對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需要一個反復的過程③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人們無法把握④事物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③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只有尚未認識之物,人們無法把握事物的聯系說法錯誤;④不符合題意。18.自然界變化萬千,社會錯綜復雜,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擁有“智慧之學”的人,常常身在絕境,卻能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擁有“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生境界。這【名師解析】北京市海淀區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練習 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76945.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高三政治期中試題
14年高三必修政治同步訓練題政治生活
天津市薊縣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掃描版)
14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必修二練習題
2012屆高考政治選擇題專項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