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化學化學實驗基礎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專題十五 化學實驗基礎
班級: 姓名: 學習時間:
【課前自主復習與思考】
1.完成《創新設計》P:72――主干知識整合;
2.閱讀并思考《創新設計》P:73――突破核心要點;
3.歸納常用儀器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結合自主復習內容思考如下問題】
1.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2.下列實驗操作或對實驗事實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鑒別苯和甲苯
②如果皮膚上不慎沾有苯酚,應立即用酒精洗滌
③用pH試紙測得氯水的pH為2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過銀鏡反應實驗的試管
⑤少量的鈉、鉀、白磷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⑥用瓷坩堝高溫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3.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和保證。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

【考綱點撥】
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用途;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自主研究例題】
(1)有右下圖所示A、B、C、D四種儀器:
請選擇下列儀器名稱的序號,填入相應的空格內:
①燒杯②堿式滴定管③圓底燒瓶④錐形瓶⑤分液漏斗⑥酸式滴定管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圖.由圖中可以看出,該同學在操作時的一個錯誤是______________,燒杯的實際質量為______________g.

(3)指出下面3個實驗中各存在的一個錯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本題后同學們的思考和質疑:

【高考鏈接】
【例1】(2009?廣東理基,21)參照《創新設計》P:73

【例2】(2010?重慶,7)參照《創新設計》P:73

【例 3】(2010.全國卷1,29) 請設計CO2在高溫下與木炭反應生成CO的實驗。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長頸漏斗和錐形瓶組成的氣體發生器,請在答題卡上的A后完成該反應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夾持裝置,連接膠管及尾氣處理不分不必畫出,需要加熱的儀器下方用△標出),按氣流方向在每件儀器下方標出字母B、C……;其他可選用的儀器(數量不限)簡易表示如下:

(2)根據方框中的裝置圖,在答題卡上填寫該表
儀器符號儀器中所加物質作用
A石灰石、稀鹽酸石灰石與鹽酸生成CO2

(3)有人對氣體發生器作如下改進:在錐形瓶中放入一小試管,將長頸漏斗下端插入小試管中。改進后的優點是 ;
(4)驗證CO的方法是 。
【例4】(2010?浙江高考)一水硫酸四氨合銅(Ⅱ)的化學式為[Cu(NH3)4]SO4?H2O是一種重要的染料及農藥中間體。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以氧化銅為主要原料合成該物質,設計的合成路線為:

相關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電離(解離)過程:
[Cu(NH3)4]SO4?H2O=[Cu(NH3)4]2+ + SO42?+ H2O
[Cu(NH3)4]2+ Cu2++4NH3
② (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難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劑中的溶解度隨乙醇體積分數的變化曲線示意圖如下:

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圖3
(1)方案1的實驗步驟為:
a. 加熱蒸發 b. 冷卻結晶 c. 抽濾 d. 洗滌 e. 干燥
①步驟1的抽濾裝置如圖3所示,該裝置中的錯誤之處是 ;抽濾完畢或中途停止抽濾時,應先 ,然后 。
②該方案存在明顯缺陷,因為得到的產物晶體中往往含有 雜質,產生該雜質的原因是 。
(2)方案2的實驗步驟為:
a. 向溶液C中加入適量 ,b. ,c. 洗滌,d. 干燥
①請在上述內填寫合適的試劑或操作名稱。
②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步驟c的洗滌液是 。
A. 乙醇 B. 蒸餾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飽和硫酸鈉溶液
③步驟d不宜采用加熱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 。

【歸納與思考】
1.化學實驗基礎考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儀器和試劑及其規格的選擇,儀器的組裝及繪制,實驗基本操作,現象的描述及其解釋,實驗過程細節的分析,實驗原理的表述,實驗誤差分析及數據處理等。
2.化學實驗基礎通常在選擇題中出先1-2題,填空題會有不同程度的考察,實驗的思維過程一般為:“原理→反應物→儀器裝置→現象→結論→作用意義→問題討論”。如:
①實驗目的是什么?
②所用反應物的名稱、狀態
③有關裝置:性能、使用方法、適用范圍、注意問題、是否有替代裝置或改進裝置可使用、儀器規格。
④有關操作:操作要點、操作順序、注意事項或操作錯誤的后果。
⑤實驗現象:自下而上,自左至右全面觀察。
⑥實驗結論:直接結論,導出結論。

【自主檢測】《創新設計》P:7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067.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化學無機推斷常見突破口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物質能量變化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第一輪基礎知識歸納復習 離子濃度大小比較
平衡的計算
2012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指導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