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強堿溶液反應
B.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和堿反應
2.下列物質按照純凈物、化合物、強電解質、弱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順序排列的是
( )
A.純鹽酸、水煤氣、硫酸、醋酸、干冰
B.聚氯乙烯、漂 *** 、苛性鈉、氫硫酸、三氧化硫
C.冰醋酸、福爾馬林、硫酸鋇、氫氟酸、氯氣
D.冰水混合物、膽礬、氯化鉀、次氯酸、乙醇
3.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肯定屬于純凈物
B.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都屬于同種元素
C.一種元素可有多種離子,但只有一種電中性的原子
D.有新單質生成的化學反應,不一定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4.用下圖表示的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 )
XYZ
A氧化物化合物純凈物
B電解質離子化合物化合物
C膠體分散系混合物
D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氧化物
5.分類是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類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依據分子中含有氫原子的數目,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據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C.依據能量的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D.依據組成元素的種類,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6.一瓶氣體經過檢驗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氣體是 ( )
A.一種單質
B.一種化合物
C.化合物與單質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
7.下列液體中,不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是 ( )
①雞蛋白溶液 ②水、鄣矸廴芤骸、芰蛩徕c溶液、莘兴械稳腼柡虵eCl3溶液 ⑥肥皂水
A.② B.①③ C.⑤⑥ D.④
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易溶于水的物質一定是電解質
B.有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C.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D.水受熱不易分解,與水分子之間存在的氫鍵無關
9.化學學習方法中的類推法是由已學知識通過遷移構建新知識的方法。下列類比正確的是 ( )
A.CaCO3與稀硝酸反應生成CO2,CaSO3也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SO2
B.銅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二價銅,銅也能在硫蒸氣中劇烈燃燒生成二價銅
C.鈉與乙醇反應產生氫氣,鉀與乙醇也能反應產生氫氣
D.鋅可以與溶液中的銀離子發生置換反應,鈉也能與溶液中的銀離子發生置換反應
10.物質的變化千奇百怪,但概括起來就兩大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有化學鍵破壞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
B.發生了顏色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C.有氣泡產生或沉淀析出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
11.下列各種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向雞蛋溶液中滴入飽和硫酸鈉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B.加熱膽礬得到白色的無水硫酸銅粉末
C.向沸水中滴入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氫氧化鐵膠體
D.向雞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鉛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12.判斷下列有關化學基本概念的依據正確的是 ( )
A.溶液與膠體:本質不同的原因是能否發生丁達爾效應
B.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升降
C.強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大小
D.共價化合物:是否含有共價鍵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40分)
13.(5分)現有①氧氣;②空氣;③堿式碳酸銅;④氯酸鉀;⑤硫;⑥水;⑦氧化鎂;⑧氯化鈉等物質,其中屬于單質的有(填序號)____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屬于含氧化合物,________屬于氧化物;屬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14.(10分)丁達爾現象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如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氫氧化鐵膠體丁達爾現象實驗的示意圖,該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從分散系的分類進行討論說明)。
(2)欲在樹林中觀察到丁達爾效應,你認為一天中最有可能觀察到該現象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樹林觀察丁達爾效應有諸多不便,聰明的你想出了許多在家里看到丁達爾效應的方法,其中最簡單、最環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5分)今有下列兩組單質:
Ⅰ.F2、S、Cl2、Br2;Ⅱ.Fe、Na、Al、Si。
(1)試將每組單質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每種分類都可分別挑選出一種單質,使它跟其他單質屬于不同類。將挑出的單質(寫化學符號)和挑選依據(寫編號)列在下面相應的表格內。挑選依據僅限于以下四種:A.其組成元素不屬于金屬(或非金屬);B.其組成元素不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C.其組成元素不屬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D.其組成元素不屬于主族元素。
組別第Ⅰ組第Ⅱ組
被挑選出的單質
挑選依據
(2)Ⅱ組中有一種物質的氫氧化物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寫出該氫氧化物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Ⅱ兩組物質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加入1 mol/L的其中一種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種紅褐色膠體。
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②如何用較簡單的方法判斷膠體是否制備成功?
16.(10分)(1)向Fe(OH)3膠體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Fe(OH)3膠體中逐漸滴入HI稀溶液,會出現一系列變化。
①先出現紅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隨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顏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稀鹽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現(3)所述變化現象中的______(填寫上面各題序號)。
答案 1.A 2.D 3.D 4.B 5.A 6.D 7.D 8.A 9.C 10.D
11.A 12.B
13.①⑤ ③④⑥⑦⑧、邰堍蔻摺、蔻摺、
14.(1)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 進入燒杯前,光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2)清晨 水被太陽加熱,形成水霧,可能構成1~100 nm的分散質,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光束,穿過這些水霧會產生丁達爾現象
(3)打開暖瓶(加熱水)讓水汽升騰起來,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15.(1)
組別第Ⅰ組第Ⅱ組
被挑選出的單質SSiFeFe
挑選依據BACD
(2)Al(OH)3+OH-===AlO-2+2H2O
(3)①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②若該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則制備成功;否則,不成功。
16.(1)形成紅褐色沉淀 (NH4)2SO4電離出的SO2-4中和Fe(OH)3膠粒所帶的正電荷,使微粒變大生成沉淀
(2)①加入電解質使膠體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2469.html
相關閱讀:平衡的計算
2012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指導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物質能量變化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無機推斷常見突破口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第一輪基礎知識歸納復習 離子濃度大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