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化學堿金屬元素定時高效復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j.Co M
第二節 堿金屬元素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
1.?2008?海南化學?與氨堿法比較,下列關于聯合制堿法優點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產成本
C.減少了環境污染 D.減輕了對設備的腐蝕
2.?2011?南昌調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焰火“腳印”、“笑臉”、“五環”讓奧運更加輝煌、浪漫,這與高中化學中“焰色反應”方面的知識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非金屬單質燃燒時火焰均為無色
B.NaCl與Na2CO3灼燒時火焰顏色相同
C.焰色反應均應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D.所有金屬及其化合物灼燒時火焰均有顏色
3.鋰和鎂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對角線”關系,它們的性質相似。下列有關鋰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Li2SO4難溶于水
B.Li與N2反應的產物是Li3N
C.LiOH易溶于水
D.LiOH與Li2CO3受熱都很難分解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堿金屬元素,從上到下,其原子半徑越來越大,相應單質的熔點越來越高
B.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越大,單質沸點越高
C.分子間作用力越弱,分子晶體的熔點越高
D.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失去電子
5.堿金屬元素是周期性表現得最鮮明和最規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堿金屬單質中鋰的密度最小,熔點最低
B.碳酸鉀溶液的pH<7
C.乙醇與金屬鉀反應生成氫氣
D.用電解銫鹽溶液的方法冶煉金屬銫
6.第ⅠA族堿金屬元素與ⅦA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質是?  ?
A.當化合物溶于水后,電解其溶液難以得到金屬單質
B.熔融狀態不導電
C.化合物在固態時為離子晶體,晶體中陰、陽離子排列方式相同
D.化合物NaCl、KCl、RbCl、CsCl熔點依次升高
7.鋇和鈉相似,也能形成含 的過氧化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過氧化鋇的化學式為Ba2O2
B. 的電子式為:
C.反應Na2O2+2HCl===2NaCl+H2O2為氧化還原反應
D.過氧化鋇和過氧化鈉都具有強氧化性
8.已知相對原子質量:Li 6.9,Na 23,K 39,Rb 85。今有某堿金屬M及其氧化物M2O組成的混合物10.8 g,加足量水充分反應后,溶液經蒸發和干燥得固體16 g,據此可確定堿金屬是?  ?
A.Li B.Na
C.K D.Rb
9.可能存在的第119號未知元素,有人稱為“類鈁”,根據周期表結構及元素性質變化趨勢,有關“類鈁”的預測,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類鈁”在化合物中是+1價
B.“類鈁”具有放射性
C.“類鈁”單質的密度大于1 g?cm-3
D.“類鈁”單質有較高的熔點
10.過氧化鈉與超氧化鉀是理想的供氧劑。超氧化鉀吸收CO2生成碳酸鉀和O2。若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相等,則在相同條件下Na2O2和KO2分別與CO2反應產生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 B.2∶1
C.1∶2 D.3∶4
11.有A、B、C、D、E、F、G、H、I等全部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九種常見物質。
已知:①其中只有B、C、F為單質,且常溫常壓下,B為固態,C、F為氣態;
②化合物中僅A、E為氣態;
③在常溫下,D為淡黃色固體;
④H的焰色反應呈黃色。
它們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未注明?如圖所示:

試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E_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I________。
?2?寫出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B與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一定濃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
甲同學認為兩者反應只生成了一種沉淀CuCO3;
乙同學認為兩者相互促進水解,只生成了一種沉淀Cu?OH?2;
丙同學認為生成了CuCO3和Cu?OH?2兩種沉淀。[查閱資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帶結晶水]
Ⅰ.按照乙同學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須將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具體操作為①過濾、②洗滌、③干燥。
Ⅱ.請用下圖所示裝置,選擇必要的試劑,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裝置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
?2?裝置C中所裝試劑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證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兩者都有,可通過下列所示裝置進行定量分析來測定其組成。

?1?裝置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實驗開始時和實驗結束時都要通入過量的空氣,其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沉淀樣品的質量為m g,裝置B的質量增加了n g,則沉淀中Cu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13.某氯化鉀樣品中含少量雜質硫酸鉀和碳酸鉀,為了除去雜質,要做以下實驗:

試根據上述實驗方案回答:
?1?氣體E是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
?2?固體A的成分________,固體C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學式?
14.鉀是活潑的堿金屬,鉀和氧有氧化鉀?K2O?、過氧化鉀?K2O2?和超氧化鉀?KO2?等多種化合物。
?1?某過氧化鉀樣品中氧的質量分數?雜質不含氧?為0.28,則樣品中K2O2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2?超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4KO2+2CO2===2K2CO3+3O2?,在醫院、礦井、潛水、高空飛行中用作供氧劑。13.2 L?標準狀況?CO2和KO2反應后,氣體體積變為18.8 L?標準狀況?,計算反應消耗的KO2的質量。

解析與答案
1. 解析: 聯合制堿法把合成氨和純堿兩種產品聯合生產,提高了食鹽的利用率,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對環境污染。
答案: D
2. 解析: NaCl與Na2CO3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B對;有不少金屬及它們的化合物灼燒時火焰沒有顏色,D錯。
答案: B
3. 解析: 鋰和鎂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對角線”關系,它們的性質相似,硫酸鎂溶于水,所以Li2SO4應溶于水;鎂可以與氮氣反應,推測鋰也可以與氮氣反應,氫氧化鎂不溶于水,推測氫氧化鋰也不溶于水;氫氧化鎂和碳酸鎂受熱分解,推測LiOH與Li2CO3受熱也能分解。
答案: B
4. 解析: A項,從上到下,堿金屬單質的熔點依次降低,錯誤;B項,稀有氣體的單質固態時屬于分子晶體,且結構相似,其原子序數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因而單質沸點越高,正確;C項,分子間作用力越弱,分子晶體的熔點越低,故C項不正確;同周期元素主族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得到電子,D項錯。
答案: B
5. 解析: 堿金屬的熔點從上至下趨于降低;K2CO3水解溶液顯堿性;電解銫鹽溶液應是H+放電得到H2,而得不到金屬銫,故A、B、D項錯誤。
答案: C
6. 解析: 堿金屬離子放電順序都在H+之后,在水溶液中電解,堿金屬離子不會放電,故A項正確。
答案: A
7. 解析: 過氧化鋇的化學式為BaO2; 的電子式為:
;Na2O2+2HCl===2NaCl+H2O2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未發生變化,故A、B、C項錯誤。
答案: D
8.解析: 采用極端假設法做題,若10.8 g全為M,由M→MOH的Δm可計算出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31;若10.8 g全為M2O,由M2O→2MOH,可計算出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69;故M的實際相對原子質量在10.69與35.31之間,只有Na?相對原子質量為23?符合題意。
答案: B
9. 答案: D
10.解析: 過氧化鈉與超氧化鉀分別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O2,反應中過氧化鈉和超氧化鉀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過氧化鈉中氧為-1價,超氧化鉀中氧為-1/2價,反應如下: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1 mol O2時轉移2 mol電子,由4 KO2+2CO2===2K2CO3+3O2可知生成3 mol O2時轉移電子3 mol。所以轉移等量電子時二者與CO2反應產生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答案: C
11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常見氣態單質?除稀有氣體外?有:H2、O2、N2、F2、Cl2。
由④知H中含有鈉元素,且D為淡黃色固體,由反應:A?氣態化合物?+D?→H?含Na+的化合物?+C?氣態單質?推知:A為CO2,D為Na2O2,H為Na2CO3,C為O2。
由B?固態單質?+C?O2??→A?CO2?推知B為碳,進而推知E為CO。
由C?O2?與F?氣態單質??→G?氧化物?和置換反應:
G?氧化物?+B?碳??→E?CO?+F?氣態單質?知F為H2,G為H2O,因此I為NaOH。
答案: ?1?CO H2 Na2CO3 NaOH
?2?2CO2+2Na2O2===2Na2CO3+O2
?3?C+H2O?g? CO+H2
12. 解析:、.?1?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發生雙水解反應,故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uSO4+H2O===Cu?OH?2↓+Na2SO4+CO2↑。
Ⅱ.裝置連接順序為發生裝置?A?→檢驗水的裝置?C?→檢驗CO2的裝置?B?,所以C中應裝無水硫酸銅。
Ⅲ.?1?先弄清楚整套裝置的連接順序為C→A→B→D→E。要使A裝置中CuCO3和Cu?OH?2分解得到的H2O和CO2全部進入B和D裝置,必須通入過量的空氣來驅趕,為避免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影響,裝置C中要裝堿石灰。?2?通過裝置B的質量增加n g,計算出Cu?OH?2的質量為49n/9 g。所以沉淀中CuCO3的質量分數為?m-49n/9?/m×100%=[1-49n/?9m?]×100%。
答案:、.Na2CO3+CuSO4+H2O===Cu?OH?2↓+Na2SO4+CO2↑
Ⅱ.?1?A→C→B ?2?無水硫酸銅 ?3?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Ⅲ.?1?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 將裝置中原有的含水蒸氣和CO2的空氣趕出 將裝置中滯留的水蒸氣和CO2趕出
?2?[1-49n/?9m?]×100%
13.解析: 要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雜質K2SO4、K2CO3,可先用過量BaCl2溶液除去 和 ,然后用過量K2CO3溶液除去上述實驗中引入的Ba2+,再用過量HCl除去引入的 ,最后對所得KCl溶液加熱蒸干即得純凈KCl晶體。
答案: ?1?CO2 BaCl2 K2CO3
?2?BaSO4和BaCO3 BaCO3
14. 解析: ?1?樣品中氧全部來自K2O2,設樣品中K2O2的質量分數為x,樣品的質量為m g,則
x=0.962 5,即96.25%。
?2?4KO2+2CO2===2K2CO3+3O2 Δn?氣體?
4 mol 1 mol
n?KO2?         
n?KO2?=1 mol m?KO2?=1 mol×71 g?mol-1=71 g。
答案: ?1?96.25% ?2?71 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3149.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指導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無機推斷常見突破口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化學第一輪基礎知識歸納復習 離子濃度大小比較
2012屆高考化學物質能量變化專題教案
平衡的計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