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教與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社區的功能,關注社會。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的思維能力,及讀圖畫圖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認識目標:掌握地圖“比例尺、方向、圖例與注記”三要素。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社區的工具——地圖,社區的概念及社區的功能。
教學難點:認識社區的工具——地圖。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通過收集資料和實地觀察,了解自己所在社區的地理位置、相關設施等多方面情況。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把學生分組,準備有關地圖和本地社區的基本情況。
教學方法
本課采用講授——問答教學類型。突破教材的束縛,從生活的實際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貫徹全程教學觀念,強調學生自主收集相關社會信息的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組織好合作學習小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教與學過程
[導入新課]說一說你的家在哪里,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圍的環境?
學生分組活動,互相交流自家周圍的環境。各組派一名代表,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圍的環境。
[新課教學] 從社區看我家
一、社區的含義
人人都有一個家,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里,我們把這個區域叫社區。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區呢?請欣賞下列圖片,談一談你印象中的社區應具備哪些要素?(學生討論,教師小結:人口、一定地域,即生活空間;一定的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一定的組織管理機構;社區意識)
你能結合這些社區的要素,給社區下個定義嗎?(見教材P6第一自然段)
提問:不同的社區所處的位置很不一樣。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對你們家所在社區的位置和環境一目了然呢?(過渡到畫平面圖)畫平面圖是常用的辦法,我們來看這樣兩幅社區平面圖。
展示:課本圖1-1和圖1-2。思考:①這兩幅圖畫的是同一地區嗎?它們有什么不同?②試著向同學描述圖中景物的相對位置,看同學能否明白?③怎樣修改一下,才能使這兩幅圖趨于一致?
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圖1-1和圖1-2,合作討論找出它們的差異。各小組展開競賽,看哪個小組觀察得最仔細,差異找得最多。(兩圖的方向不同,符號的形狀、大小和顏色有異、圖幅有大有小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完成圖下第二小題。可以讓一組扮演杜鵑,一組扮演王朋,分別描述這兩張圖,看其他同學能否聽明白。
二、地圖的三要素
教師作適當引導,自然過渡到“怎樣修改,才能使別人容易讀懂?”的問題。先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后由教師或師生共同歸納。
兩圖的方向不同 要有統一的方向 方向
符號的形狀、大小和顏色有異 要有統一的符號 圖例和注記
圖幅有大有小 要有統一的大小 比例尺
結論:畫某一地區的平面圖,應該在圖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以便讓人一目了然。
引導學生讀圖1-3,并與前面兩圖加以比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它們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哪幅圖反映的事物更清晰明確,閱讀圖旁對三要素含義的注釋,加深對三要素的理解和認識。然后帶領學生閱讀“地圖的語言”。
我們學習了地圖的語言,大家思考我們在畫平面圖時應注意什么?
1、方向
議一議:現實生活中,同學們是如何確定方向?(指南針、看太陽東升西落、看樹冠的疏密、年輪等)
提問:根據我們以前了解,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呢?
展示一些地圖,讓學生歸納:指向標、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練一練:如果有一個人在醫院(圖中圓圈處),他想到郵局(或銀行)去,他向你問路,你應該如何描述?
2、比例尺
提問: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剛才大家看見的線段式外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SHAPE * MERGEFORMAT
1:2500000
學生可根據所見過的地圖進行歸納總結,也可以根據課本上的“閱讀卡”進行回答。
歸納:線段式、數字式
練一練: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轉化成其他兩種形式
1:5000000 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600米 0 30米
算一算:①北京離天津12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它們之間的距離為2厘米,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 ②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長是12厘米。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960米)
比例尺計算公式:
展示:比例尺為1:320 000 000的中國地圖。
提問:請分組計算我國東西直線距離、南北直線距離及從杭州到曾母暗沙的距離。
比一比:一幅浙江地圖與一幅中國地圖,哪一幅表示的面積比較大,哪一幅描繪的事物比較詳細?(在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小。)
3、圖例
讀圖1-4“一些常用圖例”:將形狀相似或相近的符號進行分類
轉承:大家已經知道了畫一幅平面圖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來實踐一下,看能否用一幅完整的平面圖向大家介紹你所在的社區。
學生分組畫平面組并向全班介紹
轉承:上面,我們已經學會了描述了自己所生活的社區位置的方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討論我們所生活的社區對我們的意義。
在社區中生活
提問:你所在的社區能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哪些便利?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答。
總結:社區的功能:政治、經濟、文化、管理功能
提問:你喜歡自己所在的社區嗎?請說說你對自己所在社區的感情?
學生發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3999.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必修1作文輔導2
《赤壁賦》教學設計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蒹葭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