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弼
城中煙樹綠波漫,幾萬樓臺樹影間。
天闊鳥行②疑沒草,地卑江勢欲沉山。
【注】、俦滔骈T,即長沙(今屬湖南)城門。②行(hán?):行列。
(1)這首詩最后一句哪一個字錘煉得最好?請簡要分析。(3分)
(2)有人評價這首詩“句句寫遠,卻又始終未著'遠'字”。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請結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整理
11、答案: (1)“沉”字好。沉”,使動用法,使……沉沒。城門地勢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遠處的山巒淹沒似的。“沉”字寫出了水勢之大,同時使景物具有力量,有一種動感,也傳達了遠水浩茫給詩人的的強烈主觀感受,恰當地把握住了描寫的分寸。
(2)本詩首句寫長沙城內遠樹如煙,有如碧綠的水波。只有遠處之景、朦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煙似霧的不真切感。第三句寫遼闊的天空中,成行的鳥兒愈飛愈遠,仿佛就要沒入天際的草叢。只有在天地相連之處,天空中鳥兒的行列才會給人這種“沒入草叢”的錯覺,所以這兩句寫的都是登樓所見到的遠景,卻又始終未著“遠”字。碧湘門 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31351.html
相關閱讀:青衣花旦閱讀答案
干干凈凈的傅雷閱讀答案
《落葉》同步練習題答案
最好的老師閱讀答案
《音樂之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