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元
人類思維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它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它的本質,把握它的發展規律,從而預見未來。愛因斯坦依據廣義相對論作出的光線偏折、引力紅移、引力輻射等科學預言,馬克思依據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論斷,表明了人類的思維具有多么驚人的科學預見性!不僅如此,人類的思維還能能動地指導實踐,成為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現代化水平,充分顯示了被恩格斯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類思維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人類的思維除了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實踐的前面去指導實踐,又常常會落后于實踐而限制新事物發展。毛澤東同志曾列舉當年游擊戰爭的例子說:當斗爭發展使我們離開山頭跑向平地后,“我們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們的思想依然還是在山上”。這種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現象,除去客觀因素外,正是思維“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體有一種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慣性”,因此靜止的東西你要讓它動起來必須下大力,而運動著的東西你要讓它停下來也必須花大勁。人們的思想也往往這樣:當一種新事物、新理論剛剛出世時,總會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對,許多新發現往往就這樣被窒息于呱呱墜地之時;可是,對于已經流行的觀點,即使有弊病也很難糾正。貝佛里奇在列舉科學史上許多這樣的事例后說:人具有一種“對新設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談到這種抗拒心理時甚至這樣說:“這種惰性可被列為大自然的一項基本‘法則’!
形成這種思維“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個。一是因循守舊。人腦有一種依據業已流行的傳統觀念,而不是依據面前的新情況作判斷、論是非的強烈傾向。當普朗克實際上已經沖破經典物理學框框,提出量子假說,向著微觀世界邁步時,他卻“作繭自縛”,仍然抱著傳統的觀念不放,力圖把自己的新理論納入經典物理學的軌道,結果徒勞無益。而愛因斯坦正是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廣到光的輻射和吸收上,創立了光的量子學說,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客體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權威。伽利略發現的“擺動定律”和“落體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譏笑和反對,就是因為他推翻了被奉為權威的亞里斯多德的“擺幅短,需時少”和“重者下落快、輕者下落慢”的錯誤觀點。為此,伽利略深有感觸地說:“這些人甘心情愿做亞里斯多德的奴隸,把他的什么話都奉為圣旨,一點不能違反!比桥路稿e誤。德國化學家維勒在從無機原料合成有機尿素后,卻在有機化學面前卻步了。其原因,在他給老師的信里說得很清楚:有機化學就像是一片“原始熱帶森林”,是“一片猙獰的、無邊無際的、使人沒法逃得出來的叢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進去”。看來,正是膽怯和害怕出錯扼殺了維勒的創造性思維,使他畏縮不前了。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說得好:“科學的存在全靠它的新發現,如果沒有新發現,科學便死了!”扼殺了創造性思維,也就扼殺了科學的發展。
略論思維的惰性閱讀答案
經濟體制改革是項開創性工作,要進行創造性思維,就要破除思維的“惰性”。倘若只會順著權威的思路和傳統的觀念去想,只會進行再生性的和習慣性的思維,那么我們的事業就不可能有開拓和進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維窠臼,破除因循守舊、迷信權威、害怕出錯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發揮思維的能動性,使創造性思維的燦爛花朵盛開,杰出豐碩的果實。
1.下列對“思維惰性”這一概念內涵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類思維常常會落后于實踐而限制新事物發展的心理特征。
B.人類思維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它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它的本質,把握它的發展規律,從而預見未來。
C.人具有一種“對新設想的抗拒心理”,“這種惰性可被列為大自然的一項基本‘法則’”。
D.人類的思維還能能動地指導實踐,成為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類容易產生思維惰性的三個主觀原因??因循守舊、迷信權威、怕犯錯誤。
B.本文充分發揮敢于質疑的精神,對“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類思維惰性產生的心理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勵人們打破傳統和權威的思維桎梏,克服思維的“惰性”,讓創造思維的花朵盛開。
D.文中列舉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許多言論,內容翔實,深入淺出,卻又無堆砌之感。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類思維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它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它的本質,因而能自覺地控制思維“惰性”的產生。
B.人類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維窠臼,破除因循守舊、迷信權威、害怕出錯三種“惰性”心理,就能充分發揮好思維的創造性。
C.人類思維常常超前于實踐,又時時會落后于實踐;既能指導實踐,又限制新事物發展,所以人類難以駕馭。
D.人腦中的固守現成流行的傳統觀念的傾向,使得人們無法對面前的新情況作出是非判斷。
參考答案:
1.A。根據原文“它……又常常會落后于實踐而限制新事物發展”可知判斷是正確的。B、D兩項是談思維的創造性和能動性,而非思維“惰性”,不合題干要求。C對概念內涵的揭示不明確,應排除。
2.B項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類的思維的創造性和能動性,而不是“思維的惰性”。
3.D(A強加因果,況且,思維惰性也不能自覺控制。B文中指出的三種心理只是阻礙思維創造性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的主觀因素,二者不能構成充分條件關系。C強加因果,推不出“人類難以駕馭”的結論)
略論思維的惰性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43573.html
相關閱讀:《落葉》同步練習題答案
《音樂之聲》閱讀答案
最好的老師閱讀答案
青衣花旦閱讀答案
干干凈凈的傅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