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高中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
錢乙,字仲陽。父顥,善針醫,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東游海上,不復返。乙時三歲,母前亡,父同產嫁醫呂氏,哀其孤,收養為子。稍長讀書,從呂君問醫。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數歲,乃迎以歸。是時乙年三十余。鄉人驚嘆,感慨為泣下,多賦詩詠其事。后七年,父以壽終,喪葬如禮。其事呂君,猶事父。呂君歿,無嗣,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歲時祭享,皆與親等。
元豐中,長公主女有疾,召使視之,有功,奏授翰林醫學,賜緋。明年,皇子儀國公,病??①,國醫未能治。長公主朝,因言錢乙起草野,有異能,立召,入進黃土湯而愈。神宗皇帝召見褒諭,且問黃土所以愈疾狀。乙對曰:“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則風自止。且諸醫所治垂愈,小臣適當其愈。”天子悅其對,擢太醫丞,賜紫衣金魚。自是戚里貴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無虛日。其論醫,諸老宿莫能持難。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復召宿直禁中。久之,復辭疾賜告,遂不復起。
乙,本有羸疾,性簡易,嗜酒,疾屢攻,自以意治之,輒愈。最后得疾,憊甚,乃嘆曰:“此所謂周痹②也,周痹入藏(臟)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藥,日夜飲之,人莫見其方。居無何,左手足攣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親登東山,視菟絲所生,秉火燭其下,火滅處挖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閱月而盡。由此雖偏廢,而氣骨堅悍,如無疾者。
乙為方博達,不名一師,所治種種皆通,非但小兒醫也。于書無不窺,他人靳靳守古,獨度越縱舍③,卒與法合。尤邃《本草》,多識物理,辨正闕誤。人或得異藥,或持異事問之,必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攣痹浸劇,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診之不可為,召親戚訣別,易衣待盡,享年八十二,終于家。
(節選自《宋史·錢乙傳》)
【注】①??(zì zhòng):病癥名,抽搐。②周痹:病癥名,為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血脈、肌肉所致。③度越縱舍:古代軍事用語。比喻臨床治病,靈活辨證施治。
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哀其孤,收養為子 哀:同情 B.小臣適當其愈適:恰好
C.秉火燭其下 秉:拿、持 D.因以法啖之,閱月而盡閱:察看
11.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錢乙在治病方面頗有效驗的一組是()(3分)
①長公主女有疾,召使視之,有功 ②入進黃土湯而愈
③戚里貴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④其論醫,諸老宿莫能持難
⑤自以意治之,輒愈 ⑥退而考之,皆中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錢乙事親至孝。對生父,他將其尋回并養老送終。對養父,生時侍奉如同生父,死后為其安葬服喪。
B.錢乙不肯居功。他曾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治療皇子的病癥,是因為眾國醫的治療已有成效,皇子已接近痊愈。
C.錢乙醫術高超。他想出將病癥轉移來保全生命的辦法。除了自制藥液日夜飲用,還親自挖來茯苓服用。
D.錢乙辯證施治。他治病時博采眾長,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固執守舊,而是根據病癥靈活治療,最終也符合古法。
13.(1)翻譯下列句子。(7分)
①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4分)
②乃嘆曰:“此所謂周痹也,周痹入藏(臟)者死,吾其已夫!”(3分)
(2)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
(選自《宋史·范仲淹傳》)
參考答案:
10.【答案】D。(“閱”應是“歷經”)
11.【答案】B。解析:(③介紹錢乙受歡迎的情況,不是直接表現④介紹錢乙在醫學理論方面的成就⑥表現錢乙多識物理)
12.【答案】C。解析:理解錯誤,并非親自挖來茯苓,而是派親近的人去。
13.(1)【答案】①譯文:呂氏將死,就把錢乙的家庭身世告訴了他。錢乙號啕哭泣,請求前去尋找父親,總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親所在的地方。(得分點:狀語后置,跡,凡,所在)
②譯文:他于是嘆息道:“這就是醫書所說的周痹病,周痹進入到臟腑的人會死掉,我大概要死了!”(得分點:判斷句,其,已)
(2)【答案】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2處1分)
參考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父親死了,他的母親改嫁給長山朱姓人家。年少就很有志向操守,等到長大,知道了自己原來的家世,就感激(養育之恩)哭泣著辭別了母親,去應天府,跟隨戚同文學習。夜以繼日地不休息,冬天非常疲憊的時候,就用冷水洗臉;食物也不足,甚至只能用粥維持,大多數人都受不了(嚴苛的待遇與環境),范仲淹卻不把這(困難)當成困苦?既∵M士及第后,當上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回他的母親奉養。
錢乙,字仲陽。父親錢顥,擅長用針灸,然而嗜好飲酒,喜歡游玩。有一天他隱藏了姓名,向東行到了海上,沒再回來。錢乙當時三歲,母親在此前已經亡故,父親的同胞姐妹嫁給了姓呂的醫生,他同情錢乙成了孤兒,收養他為兒子。錢乙逐漸長大開始讀書,跟從呂君學習醫術。呂氏將死,就把錢乙的家庭身世告訴了他。錢乙號啕哭泣,請求去尋找父親,總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親所在的地方。漸漸地又過了幾年,才把父親接回家。這時錢乙已經三十多歲了,鄉親們驚訝嘆息,感慨激動為之流下眼淚,很多人賦詩贊頌這件事。后來又過了七年,他父親壽終故去,錢乙按照禮法安葬了父親。錢乙侍奉養父呂君,就像侍奉生身父親一樣。呂君死后,沒有子嗣,錢乙就為他收殮安葬服喪,又替呂君嫁了孤女,按年節祭奠供奉,都和自己的父親一樣。
元豐年間,長公主的女兒有了病,召錢乙讓他為女兒看病,立了功,長公主上奏皇上授予錢乙翰林醫學的官職,賜給他紅色的六品官服。第二年,皇帝的兒子儀國公得了抽搐的病,太醫院里的醫生不能治愈。長公主朝見,于是稟報說錢乙出身于民間,有特異才能,皇帝立即宣召,錢乙入宮后進獻了“黃土湯”,皇子得以病愈。神宗皇帝召見并褒獎錢乙,并且問用“黃土湯”治愈皇子疾病的原因。錢乙回答說:“以土去抑制水,這樣木就能平復,那么抽風自然就被控制住了。況且前幾位太醫的治療已使皇子的病癥接近痊愈,我(只是)恰好趕上皇子將要病愈。”皇帝很滿意他的回答,提拔他擔任了太醫丞的官職,又賜給紫色官服和金質魚符佩戴。從此,皇親國戚、貴族之家,以及下層官吏、百姓人家,都希望請到錢乙治病,錢乙沒有一點空閑的日子。錢乙談論醫道,那些有名望的老醫家沒有人能夠問倒難住錢乙。不久,錢乙因為患病免官。哲宗皇帝又召錢乙在宮中值夜。過了好久,錢乙又以生病為由請求皇帝恩準他告老還鄉,于是不再起復。
錢乙,原本體弱多病,性格簡率平易,嗜好飲酒,疾病屢次侵犯,錢乙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療,總是能夠治好。錢乙最后一次犯病,疲倦得厲害,于是嘆息道:“這就是醫書所說的周痹病,周痹進入到臟腑的人會死掉,我大概要死了!”過了一會兒又說:“我能讓這病轉移,使病轉移到四肢上。”于是就自己制藥,日夜飲用,沒有人見過他的處方。過了不久,他左側的手足攣縮不能使用,就高興地說:“這下可以了!”又讓親近的人登上東山,找到菟絲生長的地方,拿著火把照著菟絲下面,而在火把熄滅的地方去挖,果然挖到茯苓,茯苓大得像斗,于是就按法服食它,歷時一個月吃完了。從這以后,錢乙雖然偏癱,可是氣骨強壯堅固,就像沒有患病的人。
錢乙開藥方,廣博通達,不拘泥某一師門,他對治療疾病的各種方法都精通,而不只是個小兒科醫生。對于各種醫書沒有不讀的,別的醫生拘泥固執死守古法,惟獨他能夠靈活辨證施治,最終還是與古法相合。他特別精通《本草》,廣泛地了解事物的原理,分辨改正《本草》中的缺漏和錯誤。有人得到了奇異的藥材,或者拿奇怪的事去問他,他定能給他們說出其本源發展,物的顏色、名稱以及形貌特點等,問的人回去拿書考證他的話,都符合。錢乙晚年,攣痹癥逐漸加重,他嗜酒,喜吃寒食,這些嗜好都不肯戒掉。他給自己診斷后知道病不可治,便召來親友訣別,換好壽衣等待壽終,享年八十二歲,死于家中。
上文就是給您帶來的高中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28477.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