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語文七下《斑羚飛渡》課文導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現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課文導讀
(一)文題詮釋
斑羚,也稱青羊、山羊,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生活在山地森林中,極善于跳躍、攀登。飛渡是文章的主要事件。文章的題目交代了本文所寫的主要內容。
(二)謀篇立意
《斑羚飛渡》一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一群被逼到絕境的斑羚,為了保全種群,用犧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法飛渡峽谷的壯舉,給人以精神的震撼和啟發。
(三)層次劃分
全文共有17個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故事的起因開端,寫一群斑羚被逼到傷心崖的絕境上。
第二部分(第316自然段):故事的發展高潮,寫鐮刀頭羊帶領種群用犧牲老的一半,換取小的一半生存的辦法,飛渡傷心崖,拯救種群,這是一個英雄的壯舉,讓人感到悲壯,讓人感到敬佩。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故事的結局,寫鐮刀頭羊悲壯地走向死亡。
(四)寫作特點及借鑒
寫作特點:
1.重點情節完整。本文記敘斑羚羊群自救的過程,十分完整,一群斑羚被狩獵隊追上懸崖絕頂傷心崖,無處可逃,面臨著群體滅絕的災難。雖然傷心崖對面也有一處懸崖可以逃生,但是兩座懸崖之間的山澗的寬度遠遠超過了它們跳躍的跨度,靠單只斑羚的跳躍能力,必然會落入山澗喪生。如果兩崖之間有一個支撐點,可容斑羚兩次起跳,就能使它們獲得生機。極有靈性的斑羚決定以犧牲一部分斑羚的生命去換取另一部分斑羚的生命,于是發生了群體自救的悲壯情景。
2.環境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文中有多處環境描寫,對彩虹的描寫,對傷心崖的描寫,這些描寫在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如:通過對彩虹的三處描寫,渲染了神秘的色彩,并推動情節的發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方法,或許就是受到了彩虹的啟示。
3.詳略得當。作者在寫斑羚飛渡時,詳寫一對斑羚的飛渡情況,而略寫其他斑羚的飛渡情況。詳寫的特別詳,從時間上說,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作者卻用大段的文字細細記敘。記敘中又加進作者的懸想,再寫飛渡的情景,更是出人意料,產生了驚心動魄的效果。
4.深情、含蓄的語言。作者在記敘和描寫斑羚時完全是用擬人化的語言,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他深情地記錄了斑羚面對死亡時的從容、高尚,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
借鑒:
文中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很值得我們借鑒。作者對鐮刀頭羊的刻畫就得益于精彩的細節描寫,如:文中重點寫了鐮刀頭羊的三次鳴叫。第一次,當發現斑羚們陷入絕境時,鐮刀頭羊悲哀地叫了數聲,這是無能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走進彩虹的斑斕光帶時,鐮刀頭羊發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指揮自救;第三次是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兩撥數量懸殊時,鐮刀頭羊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這表示為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內的同類了,這叫聲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也是召喚補充注定死亡隊伍的命令。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一個富有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定、臨難從容的頭羊形象躍然紙上。
二、課文重點難點疑點導學
(一)重難點句子導學。
1、我沒有想到,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更沒有想到,老斑羚們會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
導學:這段話中的兩個沒想到,使意思層層遞進,有力地突出了斑羚群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毅然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體現了斑羚在危難時刻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老斑羚們從容地走向死亡的壯舉則進一步體現了斑羚在絕境中所表現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這句話抒發了作者對斑羚絕境求生所表現的智慧和自我犧牲的獻身精神的由衷贊美和敬佩。
2、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調換位置。
導學:人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往往會有臨陣脫逃的表現,但是 ,斑羚作為一種動物,卻沒有這樣的表現,我以人的心態去衡量斑羚,自然會感到震驚。
3、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導學:這句話用美麗的彩虹與鐮刀頭羊從容走向死亡的殘酷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用美麗的彩虹象征鐮刀頭羊的美好心靈,更是鐮刀頭羊行為和精神的閃光。
4、這叫聲與我平常聽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沒有柔和的顫音,沒有甜膩的媚態,也沒有絕望的嘆息。
導學:此句中的三個沒有構成排比,寫出了鐮刀頭羊叫聲的不同尋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
5、刀頭羊本來站在年輕斑羚那撥里,眼光在兩撥斑羚間轉了幾個來回,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撥去了。
導學:從這一句就可以看出,老斑羚救年輕斑羚,沒有要求,沒有強迫,也沒有討價
還價,犧牲是天經地義的,是一種本能。
(二)重點段落導學
1、從彩虹架起虛幻的橋,到鐮刀頭羊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彩虹在課文中出現過多次。描寫彩虹的作用是什么?
導學:描寫彩虹有三個作用:一是可以給飛渡增添一種神秘的色彩;二是可以烘托飛渡的壯美氣勢;三是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精神美。
2、對第八自然段的詮釋。
導學:這一段寫鐮刀頭羊把斑羚群一分為二,并自覺地走到獻身者的一邊。鐮刀頭羊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它像一個英雄、一個領袖一樣,令人敬佩。它的獻身精神使幾只中年公斑羚跟隨它自動進入老年斑羚的隊伍。在這次行動中,沒有要求,,沒有強迫,也沒有討價還價,這是一種本能,一種天性,而不是榮耀。
(三)疑難解惑
1、在這篇文章中,人充當的是怎樣的角色?
導學:在這篇文章中,人類充當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我們不必回避這個問題。因為這篇文章恰恰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人類所作所為、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機會。
人類自詡為高等動物自己給自己定義為人科,在這個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類擁有強勁的思維能力,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換地,所以我們常提起一句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對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人類是蔑視的。人類肆意屠殺它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滅絕。
斑羚飛渡的慘烈、悲壯,讓我們看到了動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類社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樣,不害人,不茍活,視死如歸呢?
2、課文描寫斑羚飛渡的成功,近乎奇跡,是以斑羚們時間先后選擇的精確、跳躍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躍技巧掌握的嫻熟、對接時機銜接的吻合為前提的,從文章的交代來看,斑羚們此前并沒有經過這樣的排練,那么,課文描寫的斑羚飛渡是真實發生的嗎?還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導學:首先,在動物界,確實有犧牲部分成員的生命以換取種群中大多數的生存機會的事實;其次,依我們自身的經驗可以知道,人類在困難時往往會激發出以前從未展現的潛力,做出平時無論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否認,當斑羚群陷入種群滅絕的危機時,強烈的求生欲望會導致奇跡的發生。但是我們并不能就此推論本文中敘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實的。不過,真實與否又有什么要緊呢?任何出現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進行藝術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結果,藝術真實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實,我們沒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篇動物小說來讀,拋開表層的墜飾(藝術虛構),體會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來源,閱讀的樂趣將充盈讀者的心間。
Ⅳ、類文賞析
類文:
鏡頭下逃命的藏羚羊
①出格爾木不到一小時,就到昆侖山口了。一塊不很規則的火山石上,鐫刻著幾個鮮紅的大字:昆侖山口。
②草原輕柔漫展,隨著我們行駛的節奏而蕩開高原的韻律。草勢不夠豐厚肥美,甚至沒有形成綠的層次。偶爾能夠看到一個小水灣,閃動著草原的清純的靈性。在一個小水灣旁邊,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獨的藏羚羊。
③與遼闊的空間相比,它顯得過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憐憫。我被這種情緒感染著,覺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對于像我這樣遠道而來的攝影人,的確是抓取到了一個悲天憫人的鏡頭。隨著長焦鏡頭的緩緩調動,我與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夠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摻糅的雜色,還有它那嬌媚的充盈著生動氣息的唇線。它的腿很修長,身體的流暢輪廓在高原的光照下顯得溫情脈脈。
④當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時,我被震動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飄瀉出一串驚恐的光斑,帶動著全身微微顫栗?還未等我讀懂它的驚懼來自何處,這只令人垂憐的小生靈竟然掉頭狂奔。
⑤我茫然無措地搜尋著來自它周圍的威脅物。顯然,我沒有找到,只能任憑它像個不規則的亮點在遠處的蒼穹中變得越來越恍惚。正是在這種恍惚中,我下意識地瞅瞅我那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長鏡頭像槍口一樣,正瞄準了這只無辜的小生靈。頓時,我明白了我的錯誤。它是擔心我按住快門的手會在瞬間發射出奪命的子彈。
⑥獵獵寒風扯破了天邊的云朵。我緩緩收起照相器材,一片惆悵中,我想起了這樣的文字:夜幕降臨了,汽車前燈亮了,成百上千頭藏羚羊向危險地帶狂奔而去。槍聲四起,藏羚羊嘶鳴不止。飛揚的塵土染成了粉紅色。偷獵者驅車而去。一頭藏羚羊已經被剝去了皮,它不住地淌血。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邊,吮吸著它冰冷的乳頭
⑦這段報載的文字已經拓印到我的心上了,并且不斷地折磨著我:從我鏡頭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會不會就是那吮吸過冰冷乳頭的孤兒呢?
問題:
1.第③段中的悲天憫人的鏡頭具體指什么?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2.第⑤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錯誤。根據文意,解釋這錯誤的具體含義。
3.第⑥段引述了報載的獵殺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賞析點撥:兩文都寫到了動物之死,描寫細膩,充滿了濃烈的感情色彩,引起我們深刻的反
思,給我們以啟示。而此文用特寫鏡頭展現了一個令人悲愴的畫面,催人淚下;課文雖然也
渲染了悲涼的氣氛,但斑羚飛渡的場景卻有感人的雄壯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4328.html

相關閱讀:干干凈凈的傅雷閱讀答案
青衣花旦閱讀答案
《音樂之聲》閱讀答案
《落葉》同步練習題答案
最好的老師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