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經略張廣泗疏薦,擢貴州按察使。時群苗交煽,軍事方殷,古州姑盧?洪文諸叛案,德榮治鞫④,詳慎重輕,咸稱其情,眾心始安。及苗疆漸定,駐師與屯將吏多以刻急見能。二,貴陽大火,德榮謁經略曰:“天意如此,當竭誠修省,苗亦人類,曷可盡殺?”廣泗感動,戒將吏如德榮言。
四,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難於工本,不能變瘠為腴。桑條肥沃,亦不知蠶繅之法。自非牧民者經營而勸率之,利不可得而興也。今就鄰省雇募種棉、織布、飼蠶、紡績之人,擇地試種,設局教習,轉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必有規模,三漸期成效。”詔允行。乃給工本,筑壩堰,引山泉,治水田,導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蠶,於省城大興寺繅絲織作,使民知其利。六,疏陳課民樹杉,得六萬株。七,貴筑、貴陽、開州、威寧諸州、縣報墾田至三萬六千畝。開野蠶山場百馀所,比戶機杼相聞。德榮據以入告,數被溫旨嘉獎。
又大修城郭、壇廟、學舍。廣置棲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糧。冬寒,恤老疾嫠孤之無衣者。親課諸生,勖以為己之學。設義學二十四于苗疆,風氣丕變。十一,遷安徽布政使,賑鳳、潁水災,流移獲安。十二,卒于官!
(選自《清史稿
•
循吏列傳》,略有改動)
注:①陴,音p
í,附屬的土墻
②?,音zh
òu
,修砌
③堞,音di
é,城上如齒狀的矮墻
④鞫,音j
ū,審問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經略張廣泗疏薦,擢貴州按察使
疏:上奏
B
.六,疏陳課民樹杉
課:督促
C
.開野蠶山場百馀所,比戶機杼相聞
比:近來
D
.親課諸生,勖以為己之學
勖:勉勵
10.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尋以
母憂去官
臣以
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B.
桑條肥沃,亦不知蠶繅之
法
郯子之
徒,其賢不及孔子
C.
乃
給工本,筑壩堰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D.
十二,卒于
官
以其無禮于
晉且貳于楚也
11
.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其中全都表現陳德榮“寬厚仁慈”品格的一組是(
)
①德榮日夜備戰,賊不敢逼
②九江、大孤兩關錮弊盡革之
③苗亦人類,曷可盡殺
④賑鳳、潁水災,流移獲安
⑤廣置棲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⑥設局教習,轉相仿效,可以有成
A
.②⑤⑥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③④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陳德榮防守威寧時,他設法加固城墻,與叛軍相持,令叛軍不敢攻城,直至援軍到來,打敗敵人,表現出他的勇敢與謀略。
B
.陳德榮擔任貴州按察使,對苗族叛亂,處置謹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誡屬下將領,對苗裔不能一味鎮壓。
C
.陳德榮任貴州布政使期間,采取雇募臨省種棉、織布、飼蠶、紡績之人,設立機構進行集體培訓等措施,推廣先進技術,發展生產。
D.
陳德榮不僅重視農業,而且在興禮宣教方面也不遺余力,他大修壇廟、學舍,表現了他的遠見卓識!
13
.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
)天意如此,當竭誠修省,苗亦人類,曷可盡殺?(4
分)
(2
)德榮據以入告,數被溫旨嘉獎。(3
分)
(3
)冬寒,恤老疾嫠孤之無衣者。(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5529.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