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 閱讀答案(安徽高考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現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

從形而上的層面上講,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我們知道,人的獨立意識,產生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歷史性分裂。這種分裂是文明的結果,同時也帶來了文明的問題。于是,生的孤獨、愛的寂寞、死的煩惱,便成為一切文明社會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為了解除這些疾患,人們不僅追求物質的滿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這也便是

終極關懷

的動因所在。
大致說來,人類的終極關懷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給多樣的現實世界以統一之本體存在的哲學承諾,一種是給有限的個體生命以無限之價值意義的宗教承諾,一種是給異化的現實人生以多樣之審美觀照的藝術承諾。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哲學之本體論和宗教之形而上學紛紛面臨著學理上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藝術便需要自覺地承擔起為人類提供終極關懷的歷史使命。

一般認為,藝術的價值是多重要,這其中既有認識論的內容,也有倫理學的成分。而在我們看來,認識內容的多少并不是藝術價值的關鍵所在,否則,徐悲鴻筆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學原理的《奔馬》便不會價值連城了;倫理成分的強弱也不是藝術價值的關鍵所在,否則,
貝多芬
譜寫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會被千古稱頌了。說到底,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在于認識,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給人想象的空間和情感的慰藉,是對遭受異化痛苦的人們所進行的精神關懷。相對而言,我們可以將這種精神關懷分為初級和終極兩種類型。所謂

初級關懷

,是對人們生活情緒的放松、撫慰、宣泄,并通過這種形式使其恢復到健康狀態。比如我們在一天的辛苦勞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觀賞一部驚心動魄的美國大片,到歌廳里去唱幾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雖然沒有什么強烈的精神波瀾、深刻的靈魂觸動,但總歸是一種精神享受。所謂

終極關懷

,則是對人們生存意義的感悟、理解、追問,并通過這種形式使其獲得一種精神的升華。比如我們在孤獨、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機的時候去音樂廳欣賞一部交響樂,去歌劇院觀看一部悲劇,雖然不見得開心、解悶兒,但常常會有一種心靈的觸動、情感的慰藉。對于不同層次、不同狀態、不同境遇中的欣賞者來說,這兩種藝術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藝術自身的價值而言,后者顯然要比前者更有意義。

一部優秀的
藝術品
,哪怕是寫平平常常的事物,也總能上升到

終極關懷

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輕時寫的那首五言律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從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們千古傳頌,自有其

終極關懷

的重要意義。那

一歲一枯榮

的生命歷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樣,在宿命的輪回中不斷燃起新的希望。一首
40
個漢字的短詩如此,一場戲劇、一部電影、一篇小說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從而具有永恒價值的藝術品,無不具有形而上的

終極關懷

。

與西方社會相比,中國古代的
哲學
本體論并不發達,宗教也并不占據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因此古人的

終極關懷

往往是通過審美活動加以實現的,這種

代償功能

也正是中國

古典
藝術特別發達的原因所在。我們知道,文明的人類之所以陷入異化的痛苦,乃是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利刃斬斷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原始紐帶。因此作為治療異化痛苦的古典藝術,最常用的方式是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斷裂重新彌合起來,從而將短暫的現實人生與永恒的自然存在聯系起來,將有限的個體生命與無限的族類生活聯系起來。

(選自《中國審美文化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有刪改)

1
.下列關于

終極關懷

的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5

)
A
.具有終極關懷的藝術作品,能使欣賞者得到精神升華。

B

藝術品
總能上升到

終極關懷

的高度來加以理解。

C
.欣賞一部歌劇比看一部美國大片更具價值,因此更能得到終極關懷。

D
.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擔起終極關懷的藝術才具有永恒的價值。

E
.文明社會需要的終極關懷包含對生存意義的感悟、理解與追問。
2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

)
A
.藝術價值表現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現在倫理教化方面。

B
.遭受異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極關懷的藝術作品。

C
.《賦得古草原送別》語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們傳頌至今。

D
.中國
古典
藝術能給異化的顯示人生以審美觀照,給人以情感的慰藉。


3
.如果一個時代的藝術與
哲學
不發達,那么人類的終極關懷主要會以什么形式實現呢?為什么?
(4

)


4
.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
4
分)
荷蘭畫家凡
?
高的名畫《星夜》所描繪的景象與現實世界的星夜不同,畫面上
11
顆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圍翻滾著,像熾熱燃燒的火球。評論家說,這幅畫象征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精神。

參考答案:

1. AE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辨別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C

B
項以偏概全,犯了絕對化錯誤,原文為

一部優秀的

藝術品
,哪怕是寫平平常常的事物,也總能上升到

終極關懷

的高度加以理解。

此藝術品的前提是

優秀的

;
C
項因果混亂,犯了強加因果的錯誤,原文認為

對于不同層次、不同狀態、不同境遇中的欣賞者來說,這兩種藝術各有其存在的理由

,只是

就藝術自身的價值而言

,歌劇比美國大片更有意義,并不是指受眾

欣賞

的價值;
D
項偷換概念,相關表述在原文是

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從而具有永恒價值的藝術品,無不具有形而上的

終極關懷
’”
,即已經具備了

永恒價值

的藝術品都具有

終極關懷

,而并非說有終極關懷的藝術品就具有永恒的價值。

2. D
【解析】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能力層級
C
。
A
項的觀點與原文

一般認為,藝術的價值是多重要,這其中既有認識論的內容,也有倫理的成分

不符合;
B
項,原文認為

治療異化痛苦的古典藝術

,而

古典藝術

是中國古人的

終極關懷

,因此遭受異化痛苦的人更需要的是具有終極關懷的藝術作品。
C
項與原文

從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們千古傳頌,自有其

終極關懷

的重要意義

不相符,原文認為本詩被人傳頌是有其終極關懷的重要意義,而不僅在于它通俗易懂。

3.

宗教

人類的終極關懷主要有三種方式:哲學承諾、宗教承諾和藝術承諾;

在一個藝術與哲學都不發達的時代,

代償功能

會促使終極關懷主要以宗教形式實現。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
C
。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到

人類的終極關懷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給多樣的現實世界以統一之本體存在的哲承諾,一種是給有限的個體生命以無限之價值意義的宗教承諾,一種是給異化的現實人生以多樣之審美觀照的藝術承諾。

可以先圈定

三種方式

,再從最后一段議論中國

古典
藝術發達的原因是

宗教




哲學

不發達,可以推知如果一個時代的藝術與哲學不發達,那么人類的終極關懷主要會以宗教形式實現。

4.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在于認識,不在于教化,《星夜》里的景象無須對現實的復制,它可以自由表現冰冷的星光亦會有燃燒成火球的可能;

同時,藝術給人想象的空間和情感的慰藉,是對遭受異化痛苦的人們所進行的精神關懷!缎强铡防锝k麗的色彩與扭曲的星光是對月華的超越與侵襲,在遭受異化痛苦的人們來說,它即如人生對現實的倔強與掙扎。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
C
。材料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對梵高作品《星夜》的直觀描述:

與現實世界的星夜不同

;一個是評論家對作品的評論:

象征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精神

,那么我們需要在原文中找到相應的理論支撐點,才能找到解決此題的關鍵,即找到這兩句話成立的理論依據在文中的對應位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2814.html

相關閱讀:《落葉》同步練習題答案
《音樂之聲》閱讀答案
干干凈凈的傅雷閱讀答案
最好的老師閱讀答案
青衣花旦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