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概述孔子、孟子、荀子三人觀點的主要內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23 - 24 題。( 5 分)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
-24
題。(5
分)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

離婁篇下》)
君有過謀過事,將危國家、殞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有能進言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爭;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國,謂之輔;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謂之拂。(《荀子

臣道》)
23
.孟子和荀子的話均闡述了君臣關系,請寫出《論語》中講述君臣關系的語句。(1
分)
24
.結合《論語》相關語句及上面兩段文字,概述孔子、孟子、荀子三人觀點的主要內容。(4
分)
參考答案:
2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或者: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4
.孔子:在講述君臣關系時強調兩面,不僅對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對君主和父輩也有要求,是從維護周禮的角度著眼,突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或者: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強調君應以禮待臣,又強調臣忠于君,這樣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
孟子:在講述君臣關系時,突出的是為君之道,要求為君者把臣下看作手足,看作心腹。
荀子:在講述君臣關系時,突出的是為臣之道,認為為臣者應該諫、爭、輔、拂,不是對君主的惟命是從,體現了“從道不君”的思想。
(孔子:能從君臣兩方面分析且回答合理給2
分,只翻譯句子給1
分。孟子:“為君之道”或“君者把臣下看作手足,看作心腹”即可給1
分。荀子:“為臣之道”或“為臣者應該諫、爭、輔、拂,不是對君主的惟命是從”即可給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1202.html

相關閱讀:《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