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10 ~ 13 題。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10

13
題。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
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
雖累百世,垢彌甚耳
!
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
身直為閨朋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
?
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
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謹再拜。
10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二項是
(3

)
A.
不得通其道

道:理想
B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紀:規律
C
.雖累百世,垢彌甚耳

累:經歷
D
.且負下未易居

負:辜負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

)
A
.思垂空文以自見

漢亦留之以相當
B
.然此可為智者道

重為鄉黨所笑
C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客逾庖而宴,雞柄于廳
D
.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及其所之既倦
12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的一組是
(3

)

①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②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④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白見。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13
.下列各項的陳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

)
A
.司馬遷列舉了周文王、孑
L
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說明堂辱者能在逆境中發憤圖強,獲得成功。
B
.司馬遷“就極刑而無慍色”,身受腐刑卻能不以為辱,反而把它作為著書立說的動力,實在是難能可貴。
C.
司馬遷著《史記》的目的在于研究歷史,借鑒前人,同時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見解。
D
.從上述幾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司馬遷隱忍堅強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進而想到他的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為他一掬同情之淚。
14
.翻譯下列句子
(9

)

①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3

)

譯文:

②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3

)
譯文: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3

)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0

D(
負:背負
)
11

A(
都是表目的的連詞,相當于“來”;
B
介詞,向、對/介詞,被;
C
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
D
助詞/動詞
)
12

C(
①是講擁有財富、尊貴而姓名埋沒的人很多;⑤是講《史記》的創作目的;⑥是講俗人不能理解自己
)
13
.趴從文中“則仆償前辱之責”可知,“不以為辱”的說法是不恰當的
)
14


然而他們都只效法屈原的說話得體,善于應酬的一面,始終不能像屈原那樣敢于直言相諫。
(
落實“祖”“從容”“莫”等字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
3

)

②假如我們憑借這樣大的國家,卻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
落實“茍”“以”“從”“是”等字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
3

)

③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賢進士,豈不是與我的內心相違背嗎
?(
落實“乃”“以”“剌謬”,
3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84742.html

相關閱讀:“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