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
題(19
分)
渤海太守龔遂入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兩千石不能擒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上拜為渤海太守。召見,問:“
何以治渤海,息其盜賊?”
對曰:“
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①
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
上曰:“
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
遂曰:“
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②
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
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賊。”
遂單車獨行至府。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于是悉平。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
何為帶牛佩犢!”
勞來循行,郡中皆有蓄積,獄訟止息。由是被召。
注釋:①
潢池:即天潢,本星名,轉義為天子之池。此借指皇室。后以“
弄兵潢池”
為造反的諱稱。②
傳:驛馬車,分為三等,高等四匹健馬稱“
置傳”
,中等四匹馬稱“
馳傳”
,末等四匹馬普通馬稱“
乘傳”
。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兵:兵器
B
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
安:平定
C
固欲安之也。
固:當然
D
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
諸:凡是
5.
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表現龔遂的“
治理措施”
的一組是( )
①
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
②
悉罷逐捕盜賊吏
③
遂乃開倉廩假貧民
④
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
⑤
郡中皆有蓄積,獄訟止息
⑥
持兵者乃為賊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龔遂本來是朝中的水衡都尉,由于渤?y,無人能治,才調離京城,后來渤海治理太平后,又被朝廷召回,說明朝廷能夠知人善用。
B
龔遂向皇帝提出請求,希望丞相、御史不要拿法則來約束他,使他可以看情況行事。這一請求得到了晉宣帝的批準。體現了晉宣帝的英明果斷。
C
龔遂到渤海后,立刻下令撤消了所有負責緝捕盜賊的官吏,并規定手執鋤頭、鐮刀和其他農具的,一律視為良民,不得刁難。說明龔遂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條例,很有才干。
D
龔遂注意到當地風俗奢侈,人民好經營商業,不愿經營農耕,于是他以身作則,提倡節約,勸導百姓從事農桑,說明龔遂能夠真正為百姓著想,做到“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
7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
)先是,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兩千石不能擒制。
(2
)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參考答案:
4.B
(“
安”
是“
安撫”
的意思)5.D
(①
是龔遂的比喻⑤
是龔遂治理的結果⑥
是龔遂的論斷) 6.A
(龔遂是先治理的渤?,后被朝廷召回做的水衡郡尉)
7.
(1
)在這之前,渤海的臨郡鬧饑荒,出現盜賊,連兩千石的大官也無法擒拿他們(先是、兩千石各2
分,語意1
分)
(2
)我希望丞相、御史現在不要拿法規來約束我,讓我能夠根據情況靈活處理一切事情(文法、便宜各2
分,語意1
分)
譯文:
渤海太守龔遂進京做水衡都尉,在這之前,渤?ぜ捌湎嗯R地區鬧饑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選一個能勝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薦了龔遂,皇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实壅僖娝麜r,宣帝問龔遂:“
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盜賊?”
龔遂回答:“
渤?さ靥幤h,沒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為饑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邊需弄耍弄罷了。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
宣帝說:“
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
龔遂又說:“
我聽說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不能著急,只能慢慢來,才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們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許我見機行事。”
宣帝答應了這一要求,并特別賜給龔遂黃金,還為他增派了驛車。龔遂進入渤?さ牡亟绾,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并命令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撤除。并且下令文書給各屬縣:“
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于盜賊。”
接著龔遂獨自一人乘車來到郡府,盜賊聽到龔遂的教令后,便自動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鋤頭和鐮刀。這樣偷盜搶劫之事便都平息了。龔遂于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龔遂發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則,追求儉仆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并說:“
為什么不帶牛佩犢呢!”
(龔遂)還巡視勸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于是他被召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09662.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