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傳
(
明
)
宋濂
樗散生者,錢塘人,李氏名?,字孟言。少受學
或問樗散生:
“
今人莫不愿為材,有寸夸尺,有尺夸尋,惟恐人不己知,才不即用,又恐不得大任以為戚。今生乃以
‘
樗散
’
自名,樗,不才木也,生豈無才者耶?何其嗜好與人不同也?所惡乎樗者,以其無用也。今生修善藥以活?疾
②
者,有功于民甚博,何為以樗自污哉?
”
樗散生曰:
“
吾計之熟矣。名之美者,吾豈不欲居之?然茍無實以稱之,則名只足為禍。吾茍自以為可用,彼將以有用者求我,我或不足如其所求,則為妄人矣。吾今自以為樗,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何損于我乎?世之受禍深者,求名太切者也。夫名,虛器也,得之未必有益于身,而與我競者,齦?然
③
欲奪之,不亦危乎?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務乎名也。且吾之食者醫,醫之書易知,醫之技易學,吾誠盡吾心焉。疑于心者不敢強施于人,薄于用者不敢厚責其報,雖有不中,庶可以無愧矣。吾誠肯自負吾才而享釜庾之祿,豈皆不若乎人?然吏胥操法而迫吾側,民庶持牒而聒吾前,吾心欲平之而力不暇,欲施吾才而勢有不能,則吾心之愧無時而釋矣。豈若守易能之技,居無用之名以自適哉!
”
于是問者謝之,咸稱樗散生為知道者。余聞于建安黃仁云。
史官曰:樗散生之傳不虛矣。生豈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貴乎食焉而無愧。吾觀世之有愧者多矣,生豈無見者乎?孔子強漆雕開
④
仕,開自以為未信而不愿為,孔子悅之。樗散生豈學漆雕開者耶?然則謂生為知道,豈不然耶?或謂生慕樗以不才壽。彼莊生寓言,生蓋不取云。
(
選自《宋學士文集》
)
注
①
樗
(chū)
散:像樗木那樣被散置的無用之材。樗,臭椿。
②
?
(chèn)
疾:疾病。
③
齦?
(yín)
然:爭論不休的樣子。
④
漆雕開:姓漆雕,名開,字子開,孔子的弟子。
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負氣尚節,善為詩
負:憑恃
B
.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
虞:擔心
C
.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務乎名也
務:致力,追求
D
.居無用之名以自適哉
適:閑適
7
.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
①
今生乃以
“
樗散
”
自名
②
至于鞭?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
B
.
①
然茍無實以稱之,則名只足為禍
②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
.
①
醫之技易學,吾誠盡吾心焉
②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D
.
①
豈皆不若乎人
②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李?是在金陵市中賣藥的一個普通百姓,卻能負氣尚節,不夸于世,作者同時也充分肯定了他樂善好施的良好品德。
B
.本文第三段表面上是對問者的回答,其實是李?的內心獨白,是以議論的方式進行心理描寫,很有層次地剖白內心,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憤激之情。
C
.
“
史官曰
”
的形式取法于司馬遷的
“
太史公曰
”
,在這段話中,作者以漆雕開婉拒孔子要求自己去做官一事,贊賞了李?
“
食焉而無愧
”
的君子之道。
D
.本文借給賣藥隱于民間的樗散生立傳,勸誡人們不要追逐外在的虛名,主張
“
名實相符
”
,從某種意義上凸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適的隱士人格。
9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今生修善藥以活?疾者,有功于民甚博,何為以樗自污哉?
譯文:
(2)
生豈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貴乎食焉而無愧。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04810.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