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題。
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
(漢)順帝末,為侍御史。帝擢皓監太子于承光宮。中常侍高梵從中單駕出迎太子,時太傅杜喬等疑不欲從,惶惑不知所為。皓乃手劍當車,曰:“
太子國之儲副,人命所系。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梵辭屈,不敢對。喬退而嘆息,愧皓臨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稱善者良久。
出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職三,宣恩遠夷,開曉殊俗,岷山雜落皆懷服漢德。時永昌太守冶鑄黃金為文蛇,以獻大將軍梁冀,皓糾發逮捕,馳傳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銜怒于皓。會巴郡人服直聚黨數百人,自稱“
天王”
,皓與太守應承討捕,不克,吏人多被傷害。冀因此陷之,傳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
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皓、承之意,實由縣吏懼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盜賊群起,處處未絕。皓、承以首舉大奸,而相隨受罪,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
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涼州羌動,以皓為涼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當遷,吏人詣闕請留之,太后嘆曰:“
未聞刺史得人心若是。”
皓復留一,后遷漢陽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漢陽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遷使匈奴中郎將。時遼東烏桓反叛,復轉遼東太守,烏桓望風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歸。
征拜議郎,遷南郡太守,入為尚書。會匈奴寇并涼二州,桓帝擢皓為度遼將軍。皓到營所,先宣恩信,誘降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討。誠心懷撫,由是羌胡、烏孫等皆來順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邊方晏然無警。
延熹四,遷司徒。在位三,六十一薨。并、涼邊人咸為發哀。匈奴聞皓卒,舉國傷惜。
(《后漢書?卷五十六》有刪節)
4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慷慨:胸懷大志
B
.宣恩遠夷,開曉殊俗
殊:不同
C
.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案:立案
D
.會匈奴寇并涼二州
寇:侵略
5
.下列各組中,全都能夠表現種皓“
好立功立事”
的一項是(
)(3
分)
①
人有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 ②
宣恩遠夷,開曉殊俗
③
皓乃手劍當車,曰:“
今常侍來無詔信,何以知非奸邪?
今日有死而已。”
④
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
先宣恩信,誘降諸胡 ⑥
烏桓望風率服,迎拜于界上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6
.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3
分)
A
.種皓為人為官膽大心細,在監護太子時,為國家命運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膽質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為,深得太傅杜喬的欽佩。
B
.種皓擔任刺史敢做敢為,發現太守的不法行為后及時奏報朝廷,后來太守伺機報復種皓,種皓雖免受刑罰但被免官。
C
.種皓由涼州刺史任上升遷時,官民不愿他離開,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許。調任漢陽太守時,涼州民眾一直送到漢陽地界。
D
.種皓被提拔為度遼將軍,到任后先禮后兵。邊境地方的百姓因為種皓而感念朝廷,誠心順服漢朝,邊地平安無事。
7
.將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
)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
(2
)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06330.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