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論語?顏淵篇》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 請問其目①。 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
請問其目①。”
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
雖回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
顏淵篇》)
【注釋】①目:綱目,條目,具體要點。
(1
)下面各項中,對上面《論語》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論語》這一章闡述了孔子“
克己復禮為仁”
的主張,據《左傳·
昭公十二》記載:“
仲尼曰:‘
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
可見“
克己復禮”
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語,儒家用之作為一種自我修養的方法。
B
.仁是儒家學說中含義非常廣泛的一種道德觀念。包括了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內容,而核心是指人與人的相親相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則是實行“
仁”
的主要方法。
C
.“
禮”
,人類社會行為的法則,標準、儀式的總稱。包括了社會生活中由于風俗習慣而長期形成、又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禮節儀式;人們相互之間表示尊敬謙讓的言語或動作,也包括社會上通行的法紀、道德和禮貌。
D
.孔子以禮來規定仁,認為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克己復禮為仁”
,即:人們的言語行動都能符合禮的規范,就是仁。實行仁,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淵談到自己雖然不聰敏,但請老師孔子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2
)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
禮”
與“
仁”
具有怎樣的關系?(請用自己的話回答)(3
分)
答:
參考答案:
10
、

1

D
。顏淵意思是說自己雖然不聰敏,請讓自己按照老師孔子的話去做。(
3
分)

2
)仁是內在的道德觀念,禮是外在的行為規范,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人們的言語行動都能符合禮的規范,就是仁。(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9898.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