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袁太守,故明之循吏也。有二客昆季①
,長曰鐘?,次曰鐘鼐,舉司衙務,人皆以大小鐘別之。方公為某縣令,大鐘即從公。及公歷任丞、牧,小鐘適來省兄,見其醇謹,亦留之。公任之如左右手,兩人事公以忠,待人以禮,苞苴②
不行于冷面,關說③
莫移其剛腸。公雖未以賓禮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慶公得人。
時郡中有疑獄,久而不決,公將揭宰而不忍,因謀之于大鐘。對曰:“士人攻苦十,始克出宰百里。某令非無才者,但事屬曖昧,倉卒難明論。請公予?旬日限,或可以白。”公知其俠且才,笑而許之。大鐘故多髭,慮人識之,乃截須拔眉,衣敝衣,乘昏出署,變姓名為人傭。未及期,果得其奸狀。蓋邑有豪家,素習強橫,以其居近清溪,托言鑿池,引水入囿,凡奴仆及佃人有不適意者,輒生而納之溝中。既斃而后棄之溪內,急流迅下,瞬息數十里,人因莫測其致死之由,斃者且不一人矣。
一日,主私美婢,主妻見而怒。乘主外出,撻之無算,亦如其法淹斃之,遽投諸清流。邑人見尸,投首于宰。宰驗之有傷,無敢判為自溺。且系外鄉人,絕無尸親,因榜于通衢,而行路皆知。于是前所受害諸家,咸疑死者之不明,群起赴訴。又不知婢出豪家,莫敢指為怨府。豪益自得,所為愈暴,而獄更經不決。幸大鐘見及于此,出署即投豪家,以金賂其左右,為之先容,使為糞除之隸。暇與豪家群兒戲,誘之使言,遂如犀燭,并悉婢之姓氏由來。遁歸告公,公以他事命役馳召婢家。既至,躬親聽訟。婢之冤雪,眾之死遂可類推,豪因盡伏其罪。案定,公以功歸宰。宰得無患,深感大鐘之德,饋以百金,義不受。
(選自《螢窗異草》),有刪改)
【注】①昆季,兄弟。長為昆,幼為季。 ②苞苴(bāo jū),指賄賂。 ③關說,代人陳說,從中給人說好話。
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小鐘適來省兄 適:到達
B.時郡中有疑獄 獄:案件
C.亦如其法淹斃之 如:按照
D.而獄更經不決 經:多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能表現鐘?“俠”“才”的一組是(3分) ( )
①苞苴不行于冷面 ②公將揭宰而不忍
③變姓名為人傭 ④暇與豪家群兒戲,誘之使言
⑤以金賂其左右 ⑥饋以百金,義不受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鐘?、鐘鼐兄弟二人因為忠心正直而得到袁太守的信任,袁太守把他們看做是與自己關系最親密的人。
B.袁太守因疑案難決準備撤掉負責案件的縣令的職務,但卻于心不忍,于是征求大鐘的意見,大鐘不同意撤掉縣令并主動要求查清案件的真相。
C.大鐘為調查案件,喬裝打扮,以仆人的身份深入豪紳家中,通過與豪紳家中小孩的談話,巧妙地摸清了事件的真相。
D.大鐘在豪紳家中弄清情況后,逃回官署,借口別的事情派遣差役快速召來女婢的家人,終于使女婢的冤屈得以昭雪。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公雖未以賓禮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慶公得人。(4分)
(2)某令非無才者,但事屬曖昧,倉卒難明論。(3分)
(3)暇與豪家群兒戲,誘之使言,遂如犀燭,并悉婢之姓氏由來。(3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30526.html
相關閱讀:“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