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之悅人以聲者,畫眉、鸚鵡二種。而鸚鵡之聲價,高出畫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
則大違是論,謂鸚鵡所長止在羽毛,其聲則一無可取。鳥聲之可聽者,以其異于人聲也。鳥聲異于人聲之可聽者,以出于人者為人籟,出于鳥者為天籟也。使我欲聽人言,則盈耳皆是,何必假口籠中?況最善說話之鸚鵡,其舌本之強,猶甚于不善說話之人,而所言者,又不過口頭數語。是鸚鵡之見重于人,與人之所以重鸚鵡者,皆不可詮解之事。至于畫眉之巧,以一口而代眾舌,每效一種,無不酷似,而復纖婉過之,誠鳥中慧物也。予好與此物作緣,而獨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復招尤,非歿于己,即傷于物,總無三不壞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歟?
家常所蓄之物,雞犬而外,又復有貓。雞
司晨,犬守夜,貓捕鼠,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貓為主人所親昵,每食與俱,尚有聽其搴帷入室、伴寢隨眠者。雞棲于塒,犬宿于外,居處飲食皆不及焉。而從來敘禽獸之功,談治平之象者,則止言雞犬而并不及貓。親之者是,則略之者非;親之者非,則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間矣。曰:有說焉昵貓而賤雞犬者猶癖諧臣媚子以其不呼能來聞叱不去因其親而親之非有可親之道也。雞犬二物,則以職業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時,則各司其事,雖豢以美食,處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處此,亦因其遠而遠之,非有可遠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與捕鼠之功亦有間焉。雞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饑寒而盡瘁,無所利而為之,純公無私者也;貓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為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處,不屑媚人者,遠身之道;假公自為,密邇其君者,固寵之方。是三物之親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職業于人間,亦必效雞犬之行,而以貓之舉動為戒。噫!親疏可言也,禍福不可言也。貓得自終其天,而雞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鋸鼎鑊之罰。觀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職之難。其不冠進賢①
,而脫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節選自李漁《閑情偶寄》)
【注釋】①
進賢:進賢冠,是古代官員貴人戴的帽子的一種。
8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何必假口籠中
假
:
借助
B.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歟
殆
:
大概
C.
雞司晨,犬守夜
司
:
主管,負責
D.
尚有聽其搴帷入室
聽
:
聽從,服從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
A.
予則大違是論
使我欲聽人言,則盈耳皆是
B
.以其異于人聲也
雖豢以美食
C
.是鸚鵡之見重于人
貓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D
.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職業于人間
10
.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
分)
A.
作者從畫眉“
多技多能”
卻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應精于一項技能,而不能貪多不精,以至于勞累而死。
B.
作者認為鸚鵡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語之人,鸚鵡學舌之聲也毫無可取,人們對它偏愛有加,實在不可理解。
C.
作者從貓和雞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們對他人的喜愛與否,常常不以其貢獻大小而以與己親疏來定。
D.
忍饑耐寒、鞠躬盡瘁的雞犬遭宰殺,假公自為、親主固寵的貓卻盡享天,作者由此聯想到為官盡職盡責之難。
11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5
分)
①
既善病而復招尤,非歿于己,即傷于物。(
3
分)
②
是三物之親疏,皆自取之也。(
2
分)
12
.請用“
/
”
給選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3
分)
有 說焉昵 貓 而 賤雞 犬 者 猶 癖 諧 臣 媚 子 以 其 不 呼 能 來聞 叱 不 去 因 其 親 而 親 之 非 有 可 親 之道也
13
.作者以物喻人,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你如何看待文中雞犬貓的行為?你又如何評判作者對雞犬貓的態度?(
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
.(
3
分)
D
【
A
聯系成語“
狐假虎威”
;
B
聯系課本語句“
殆有神護者”
;
C
聯系成語“
牝雞司晨”
;
D
準許,聽任,聯系成語“
聽之任之”
,課本語句“
聽臣微志”
】
9
.
C
(
3
分)【
A
意義不同:卻,那么;
B
連詞“
因為”
,介詞“
用”
;
C
主謂之間取消獨立;
D
都是介詞,但意義不同:對于,在】
10
.(
3
分)
A
【誤解“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歟”
含義】
11.
(
5
分)【第一句有三個重點詞“
尤”“
歿”“
于”
,第二句著重考查能否根據上下文補出省略的部分】
(
1
)(
3
分)畫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別的東西傷害而死。(
2
)(
2
分)所以這三種動物(跟人的)親近疏遠,都是自己促成的。
12
.(
3
分)曰:有說焉。昵貓而賤雞犬者,猶癖諧臣媚子,以其不呼能來,聞叱不去;因其親而親之,非有可親之道也。【共
6
處,標出
2
處得
1
分】
13
.(
8
分)【第一問,
4
分;第二問,
4
分;共
8
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
1
)貓雞犬“
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
,都是值得肯定的(1
分)。但雞犬“
純公無私”
而犧牲個體應得利益,貓則“
密邇其君”
以“
固寵”
從而喪失個體尊嚴,都有個性自由的喪失。所以,應該兼顧公益和私利,以保持個性尊嚴(3
分)。
(
2
)作者對三種動物得失的精彩點評,可以啟示我們:人可以有偏愛,但更應該以平等公正的態度而非親疏遠近的標準,以全面而非局部的視角,來評判取舍人或物。至于他還從中領悟做官守職之難從而遠離官場的感慨,在顯示出封建知識分子清高人格的同時,似乎也缺少了某種社會責任擔當(4
分)。
【附錄】
《蓄養禽魚》參考譯文
靠聲音取悅人的鳥,有鸚鵡、畫眉兩種。而鸚鵡的價格高過畫眉,人們大多喜歡它,因為它能學人說話。我就不大認同這種觀點,我覺得鸚鵡的長處只有羽毛,它的聲音一點可取的地方也沒有。鳥的聲音之所以好聽,是因為它跟人的聲音不一樣。鳥的聲音跟人的聲音不一樣才更好聽,因為人發出的聲音就是人的聲音,鳥發出的聲音就是天籟。我要是想聽人說話,滿耳都是,為什么還要通過籠中的鳥呢?何況即使是最善于說話的鸚鵡,它的舌頭也要比不善于說話的人僵硬,它所說的又不過是人們口頭的幾句話。像這樣鸚鵝受人重視和人如此重視鸚鵝,都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了。至于畫眉的靈巧,用一張嘴可以代替很多種鳥的鳴叫,每學一種鳥叫,都非常像,又更加婉轉,真是最聰慧的一種鳥。我喜歡和畫眉做伴,卻怪它容易死,畫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別的東西傷害而死,總是沒有活過三的�?赡苁且驗樗寄芴鄬е碌陌�?
家里日常畜養的動物,除了雞和狗之外,還有貓。雞鳴晨,狗守夜,貓捕老鼠,都是對人有功而且能自食其力的。貓卻受到主人的特別寵愛,總和人在一起吃飯,還有人允許貓掀開帳子到床上,與人一起睡覺。雞棲息在土墻上,狗睡在屋外,住所和飲食都比不上貓。然而人們講到禽獸的功勞,談到家居安寧的景象時,就只說雞狗而不談貓。若親近它們對,那么疏遠它們就錯;若親近它們錯,那么疏遠它們就對。不能不在這二者之間迷惑。我認為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親近貓而輕賤雞狗的人,就像寵幸奸臣和會諂媚的女子,因為貓不用呼喚自己也會來,即使叱罵也不會離去。因為它跟人親近,人才會親近它,并不是它真的有什么值得親近的地方。雞和狗,則一心想著自己的職責,一到打鳴和守夜的時候,就各司其責,即使給它美食和好的棚廄,讓它放棄職責來享用,這兩種動物是寧死也不會來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因為它們跟人的疏遠而疏遠它們,不是它們有什么該被疏遠的理由。比較它們司晨和守夜的功勞,跟貓捕鼠的功勞是有差距的。雞司晨,狗守夜,忍受饑寒盡職盡責,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大公無私的。而貓捕老鼠,在去除禍害的時候又得到食物,這是在有利益的情況下才這么做的,是公私參半。
以清廉勤勞自處,不屑取媚別人,是一種讓人疏遠的方法。而假公濟私,親近主人,是鞏固自己受到的寵幸的方法,所以這三種動物跟人的親近疏遠,都是自己促成的。但是我要在社會上從事什么職業,一定會效仿雞和狗,而以貓的行為為戒。唉!親近和疏遠可以講論,而禍福卻說不清。貓能夠終其天,而雞和狗的死,都免不了被人用刀宰和鍋煮。看到這三種動物的得失,可以領悟做官守職的難處。我能夠棄官不做,遠離官場沉浮的負累,真是幸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36295.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