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2
題。
鄭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與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資徙平陵。父賓明法令,為御史,事貢公,名公直。崇少為郡文學史,至丞相大車屬。弟立與高武侯傅喜同門學,相友善。喜為大司馬,薦崇,哀帝擢為尚書仆射。數求見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
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從弟商,崇諫曰:“孝成皇帝封親舅五侯,天為赤黃晝昏,日中有黑氣。今祖母從昆弟二人已侯?奏l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緣。今無故欲復封商,壞亂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臣聞師曰:‘逆陽者厥極弱,逆陰者厥極兇短折,犯人者有亂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夭之禍。’故周公著戒曰:‘惟王不知艱難,唯耽樂是從,時亦罔有克壽。’故衰世之君夭折蚤沒,此皆犯陰之害也。臣愿以身命當國咎。”崇因持詔書案起。傅太后大怒曰:“何有為天子乃反為一臣所專制邪!”上遂下詔曰:“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育,免于襁褓,教導以禮,至于成人,惠澤茂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前追號皇太太后父為崇祖侯,惟念德報未殊,朕甚慚焉。侍中光祿大夫商,皇太太后父同產子,小自保大,恩義最親。其封商為汝昌侯,為崇祖侯后,更號崇祖侯為汝昌哀侯。”
崇又以董賢貴寵過度諫,由是重得罪。數以職事見責,發疾頸癰,欲乞骸骨,不敢。尚書令趙昌佞諂,素害崇,知其見疏,因奏崇與宗族通,疑有奸,請治。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獄,窮治,死獄中。
(選自《漢書·七十七》)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哀帝擢為尚書仆射
擢:提拔
B
.唯耽樂是從
耽:耽誤
C
.時亦罔有克壽
克:能夠
D
.窮治,死獄中
窮:追究到底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
祖父以資徙平陵
B
.
弟立與高武侯傅喜同門學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亦撫安
C
.
非傅氏之福與
D
.
朕甚漸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鄭崇諫臣本色的一組是
(
)
①我識鄭尚書履聲
②臣愿以身命當國咎
③崇因持詔書案起
④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⑤欲乞骸骨,不敢
⑥臣門如市,臣心如水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鄭崇家當與當時的望族王家世代通婚,家世顯赫。后來,鄭崇因與大司馬傅喜有同門之誼,被推薦做了官。
B
.鄭崇在做尚書仆射時,經常進諫,以至皇上對他的腳步聲都很熟悉,說明開始時皇上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C
.哀帝欲封傅太后的從弟光祿大夫傅商爵位,鄭崇引經據典,據理力爭,得罪了傅太后,最終也沒有說服皇上。
D
.尚書令趙昌知道鄭崇被皇上疏遠,就誣陷他與本族的人相勾結,行為不軌,要求皇上治他的罪。最終鄭崇獲罪,列在獄中。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4
分)
①何有為天子乃反為一臣所專制邪。
2
分)
②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育,免于襁褓,教導以禮,至于成人,惠澤茂焉。(
6
分)
③崇又以董賢貴寵過度諫,由是重得罪,數以職事見責,發疾頸癰,欲乞骸骨,不敢。(
6
分)
參考答案:
9.B
10.B
11.C
12.A
13
.(
14
分)①哪里有做皇上的竟然反被一個臣子挾制的。ü
2
分,每錯一處扣
1
分,扣完為止)
②我自幼喪父,是皇太太后親自養育我,沒有死在襁褓中(讓我免于夭折),用禮儀教導我,直到長大成人,對我的恩惠很大。(共
6
分,每錯一處扣
1
分,扣完為止)
③鄭崇文又因董賢尊貴、寵愛過度而(向皇上)進諫,由此又一次被皇帝怪罪。(后來)他屢次因公事(“職務上的事”也可以)被責備,引起脖子上的瘡病發作,就想請求告老還鄉,但是不敢提出來。(共
6
分,每錯一處扣
1
分,扣完為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47809.html
相關閱讀:《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