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4
~7
題。
王守仁,
字伯安,
余姚人。守仁天姿異敏,
十七謁上饒婁諒,
與論朱子格物大旨。游九華歸,
筑室陽明洞中,
數無所得。弱冠舉鄉試,
學大進,
好言兵,
且善射。正德元冬,
權閹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
瑾怒,
廷杖四十,
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窮荒無書日繹舊悟格物致知,
當自求諸心,
不當求諸事物,
?
然曰:“
道在是矣。 ”
遂篤信不疑。其為教,
專以致良知為主。學者翕然從之,
弟子盈天下,
世遂有“
陽明學”
云。十一擢右僉都御史,
巡撫南、 贛。當是時,
南中盜賊蜂起。守仁至,
親率銳卒屯上杭,
佯退師,
出不意搗之,
連破四十余寨,
俘斬七千有奇,
遠近驚為神。十四,
命勘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守仁急趨吉安,
征調兵食,
治器械舟楫,
傳檄暴宸濠罪,
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守仁計取南昌,
宸濠懼,
盡發南康、九江兵。丙辰復戰,
官軍卻,
守仁斬先卻者。諸軍殊死戰,
賊復大敗。明日,
宸濠方晨朝其群臣,
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
乘風縱火,
焚其副舟,
宸濠舟膠淺,
倉卒易舟遁,
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初,
京師聞變,
諸大臣震懼。兵部尚書王瓊曰:“
王伯安居南昌上游,
必擒賊。 ”
至是,
果奏捷。當是時,
讒邪構煽,
禍變叵測。微守仁,
東南事幾殆,
世宗深知之,
甫即位,
趣召入朝受封。思恩、田州土酋盧蘇、 王受反,
乃詔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
總督兩廣兼巡撫。亂平,
守仁已病甚,
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
喪過江西,
軍民無不縞素哭送者。隆慶初,
廷臣多頌其功。詔贈新建侯,
謚文成。
( 節選自《明史·
王守仁傳》 )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
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遂篤信不疑
篤信:
堅信深信。
B
.學者翕然從之
翕然:
安寧和順。
C
.官軍奄至
奄至:
突然到達。
D
.讒邪構煽
構煽:
挑撥煽動。
5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龍場萬山/
叢薄苗僚雜居/
守仁因俗化導/
夷人喜/
相率伐木為屋以棲/
守仁窮荒/
無書日繹舊聞/
B
.龍場萬山叢薄/
苗僚雜居/
守仁因俗化導/
夷人喜相率/
伐木為屋以棲/
守仁窮荒無書/
日繹舊聞/
C
.龍場萬山叢薄/
苗僚雜居/
守仁因俗化導/
夷人喜/
相率伐木為屋/
以棲守仁/
窮荒無書/
日繹舊聞/
D
.龍場萬山/
叢薄苗僚雜居/
守仁因俗化導/
夷人喜相率伐木/
為屋以棲守仁/
窮荒無書/
日繹舊聞/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王守仁天資聰明,
潛心向學。十七歲和上饒婁諒談論朱熹格物致知的大意,
后來在陽明洞中苦思潛修,
頓悟要義,
學業大進。
B
.王守仁剛正不阿,
不懼權貴。他反對當權太監劉瑾濫捕,
上疏救戴銑等人,
觸怒劉瑾,
結果被廷杖四十,
貶為貴州龍場驛丞。
C
.王守仁善于用兵,
精于奇謀。巡撫南、贛,
他親率精銳士兵,
出其不意直搗賊巢;
計取南昌,
縱火燒船,
三十五天就平定寧王叛亂。
D
.王守仁文武全才,
頗受贊譽。他創立“
陽明學”,
弟子遍布天下,
多次剿賊平亂,
戰功赫赫,
百姓稱贊,
廷臣頌功,
朝廷追封。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1
) 守仁急趨吉安,
征調兵食,
治器械舟楫,
傳檄暴宸濠罪,
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
) 微守仁,
東南事幾殆,
世宗深知之,
甫即位,
趣召入朝受封。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47822.html
相關閱讀:“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