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諸葛孔明》(陳亮)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諸葛孔明 陳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論之者多異說,以其遭時之難,而處英雄之不幸也。夫眾人皆進,而我獨退,雍容草廬,三顧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攝,而人無間言。權倡人 諸葛孔明

陳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論之者多異說,以其遭時之難,而處英雄之不幸也。夫眾人皆進,而我獨退,雍容草廬,三顧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攝,而人無間言。權倡人主而上不疑,勢傾群臣而下不忌。厲精治蜀,風化肅然。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酌鹘詢灋橹,信其為伊、周之徒也。而論者乃謂其自比管、樂,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是何足與論孔子之仕魯與自比老、彭哉!
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此無異于兒童之見也。彼豈非以仲達之言而信之耶?
而不知其言皆譎也。仲達不能逞其譎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譎其下。論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聞孔明將芟上邦之麥,卷甲疾行,晨夜往赴?酌骷Z乏已退,仲達譎言日:“
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
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縱能勝之,后何以繼?
此少辯事機者之所必不為也。仲達心知其然,外為失言以譎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達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孔明移軍且至,仲達譎言曰:“
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陣。若西上五丈原,諸軍無事矣。”
夫敵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眾直進,來與之戰,此亦少辨事機者之所不為也。仲達知其必不出此,姑誑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軍之心也。故孔明持節制之師,不用權譎,不貪小利,彼則曰:“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凡此者,皆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譎其下,此豈其真情也!

夫善觀人之真情者,不于敵存之時,而于敵亡之后?酌髦嬉,仲這之言則然。及其歿也,仲達按行其營壘,斂衽而嘆曰:“
天下奇才也!”
彼見其規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為,恍然自失,不覺其言之發也?梢杂^其真情矣。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豈非復為仲達所譎哉!


唐李靖,談兵之雄者也。吾嘗讀其問對之書,見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備至;曾不一齒仲達。彼曉兵者,固有以窺之矣。書生之論,曷為其不然也!
孔明距今且千載矣,未有能諒其心者。吾憤孔明之不幸,故備論之,使世以成敗論人物者共少戒也。
(
選自《陳亮集》,中華書局1974
版)
1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
敵:抵抗
B
.故常伺孔明之開闔
伺:窺探
C
.仲達出兵拒之
拒:抵御
D
.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
見:現成的
1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勢傾群臣而下不忌
扣舷而歌之
B
.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孔明移軍且至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
.不覺其言之發也
是社稷之臣也
17
.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篇即明確指出,諸葛亮與古代圣賢伊尹、周公是一類人物,然后歷數諸葛亮的品德與功業,體現出作者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
B
.作者在讀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為一個通曉兵法的人竟然也會發表書生式的迂腐議論,可見后人難以懂得諸葛亮的內心。
C
.文章通過剖析仲達對諸葛亮上邦芟麥和兵出斜谷兩件事的言論,論證了作者關于仲達用大話欺騙部下、所說非其真實想法的觀點。
D
.這是一篇史論,文章對諸葛亮給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嚴正駁斥了一些人對諸葛亮的攻擊和貶損,并且明確反對以成敗論英雄。
18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
分)
宥 過 無 大 刑 故 無 小 帝 者 之 政 也 以佚 道 使 人 雖 勞 不 怨 以 生 道 殺 人 雖 死 不怨 殺者 王 者 之 事 也
19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每題3
分)
(1)
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
(2)
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豈非復為仲達所譎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47829.html

相關閱讀:“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