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題(12
分)
臧霸字宣高,泰山華人也。父戒,為縣獄掾,據法不聽太守欲所私殺,太守大怒,令收
戒詣府
,時送者百余人。霸十八,將客數十人徑于費西山中要奪之,送者莫敢動,因與父俱亡命東海,由是以勇壯聞。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并聚眾,霸為帥,屯于開陽。太祖之討呂布也,霸等將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見而悅之,使霸招吳敦、尹禮、孫觀、觀兄康等,皆詣太祖。太祖以霸為瑯邪相,敦利城、禮東莞、觀北海、康城陽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兗州,以徐翕、毛暉為將。兗州亂,翕、暉皆叛。后兗州定,翕、暉亡命投霸。太祖語劉備,令語霸送二人首。霸謂備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違命。然王霸之君可以義告,愿將軍為之辭。”
備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嘆息,謂霸曰:“
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
乃皆以翕、暉為郡守。時太祖方與袁紹相拒,而霸數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專事紹,不以東方為念。太祖破袁譚于南皮,霸等會賀。霸因求遣子弟及諸將父兄家屬詣鄴,太祖曰:“
諸君忠孝,豈復在是!昔蕭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純焚室輿櫬①
以從,而光武不逆,吾將何以易之哉!”
東州擾攘,霸等執義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為都亭侯,加威虜將軍。又與于禁討昌?,與夏侯淵討黃巾余賊徐和等,有功,遷徐州史。沛國公武周為下邳令,霸敬異周,身詣令舍。部從事??②
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從討孫權,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張遼之討陳蘭,霸別遣至皖,討吳將韓當,使權不得救蘭。當遣兵逆霸,霸與戰于逢龍,當復遣兵邀霸于夾石,與戰破之,還屯舒。權遣數萬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蘭,聞霸軍在舒,遁還。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賊前后擊之。賊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眾。由是賊不得救蘭,遼遂破之。霸從討孫權于濡須口,與張遼為前鋒,行遇霖雨,大軍先及,水遂長,賊船稍近,將士皆不安。遼欲去,霸止之曰:“
公明于利鈍,寧肯捐吾等邪?”
明日果有令。遼至,以語太祖。太祖善之,拜揚威武將軍。
注:①
櫬(ch èn
):棺材 ②
??,人名。(《三國志·
魏書》)
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霸為帥,屯于開陽 屯:駐扎
B
、霸敬異周,身詣令舍 詣:
來到
C
、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
、當遣兵逆霸,霸與戰于逢龍 逆:阻止
10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太祖之討呂布也 俯察品類之盛
B
、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為此也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復命
C
、清定海岱,功莫大焉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
、霸與戰于逢龍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全能表現臧霸“
勇壯”
的一項是 ( )
①
將客數十人徑于費西山中要奪之 ②
因與父俱亡命東海
③
太祖之討呂布也,霸等將兵助布 ④
從討孫權,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
⑤
與夏侯淵討黃巾余賊徐和等 ⑥
行百余里,邀賊前后擊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太祖討伐呂布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呂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來,
太祖點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呂布。
B
、在兗州叛亂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劉備見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級。臧霸對劉備說的一席話,使太祖改變了主意。
C
、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作客。后來臧霸從事??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霸卻沒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親善。
D
、張遼討陳蘭,臧霸被調到皖地,討伐吳將韓當,使孫權不得前救陳蘭。韓當阻止臧霸于夾石,被臧霸擊敗。孫權遣數萬人分兵救陳蘭,聞知霸軍在舒城,立即撤軍。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1
)據法不聽太守欲所私殺,太守大怒,令收戒詣府。(3
分)
(2
)公明于利鈍,寧肯捐吾等邪?
(3
分)
(3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違命。然王霸之君可以義告,愿將軍為之辭。(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59968.html
相關閱讀:《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