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尹師魯墓志銘 歐陽修》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尹師魯墓志銘 歐陽修 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之曰師魯,蓋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或多其材能。至其忠義之節,處 尹師魯墓志銘
歐陽修
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之曰師魯,蓋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或多其材能。至其忠義之節,處窮達,臨禍福,無愧于古君子,則天下之稱師魯者未必盡知之。
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博學強記,通知今古,長于《春秋》。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不為茍止而妄隨,而人亦罕能過也。遇事無難易,而勇于敢為,其所以見稱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窮以死。
師魯少舉進士及第,為絳州正平縣主簿、河南府戶曹參軍、邵武軍判官。遷山南東道掌書記、知伊陽縣。王文康公薦其才,召試,充館閣?保w太子中允。天章閣待制范公貶饒州,諫官、御史不肯言。師魯上書,言仲淹臣之師友,愿得俱貶。貶監郢州酒稅,又徙唐州。遭父喪,服除,復得太子中允、知河南縣。趙元昊反,陜西用兵,大將葛懷敏奏起為經略判官。其后諸將敗于好水,韓公降知秦州,師魯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韓公奏,得通判秦州。遷知涇州,又知渭州,兼涇原路經略部署。又知潞州,為政有惠愛,潞州人至今思之。累遷官至起居舍人,直龍圖閣。

師魯當天下無事時獨喜論兵,為《敘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為兵制之說,述戰守勝敗之要,盡當今之利害。又欲訓土兵代戍卒,以減邊用,為御戎長久之策,皆未及施為。而元昊臣,西兵解嚴,師魯亦去而得罪矣。然則天下之稱師魯者,于其材能,亦未必盡知之也。
初,師魯在渭州,將吏有違其節度者,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師,上書訟師魯以公使錢貸部將,貶崇信軍節度副使,徙監均州酒稅。得疾,無醫藥,舁至南陽求醫。疾革,隱幾而坐,顧稚子在前,無甚憐之色,與賓客言,終不及其私。享四十有六以卒。

(節選自《歐陽修集

居士集卷二十七》)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或高其議論,或多
其材能

多:贊美。
B
.上書訟師魯以公使錢貸
部將

貸:寬恕。
C
.處窮
達,臨禍福

窮:困窘。
D
.舁
至南陽求醫

舁:抬著。
10
.以下各組句子中,能分別直接表現師魯“博學”和“敢為”的一組是(

)(
3
分)
A
.①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

②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
B
.①通知今古,長于《春秋》

②又欲訓土兵代戍卒,以減邊用
C
.①為《敘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師友,愿得俱貶
D
.①為政有惠愛,潞州人至今思之

②與賓客言,終不及其私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天下的士人認識他的和不認識他的都稱呼他師魯,可見他的名聲被當時人看重。這不單是因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義之節”。
B
.師魯考中進士后為官許多,仕途不很順利,多次被調動官職、貶官,有時還不得已辭去官職,其原因有他仗義執言,敢作敢為,也有“遭父喪”。
C
.本文還附帶提到了師魯軍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戰、守衛成功失敗的要義和抵御外敵的長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
.師魯在潞州任職,可謂勤政愛民,百姓都擁戴他;在渭州任職時的所作所為,堪稱秉公執法,后被人借事中傷,遭貶官。
12
.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9
分)
(1
)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3
分)
(2
)其所以見稱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窮以死。(3
分)
(3
)將吏有違其節度者,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06118.html

相關閱讀:《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