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
3
分,翻譯題每小題
3
分,簡答題
3
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高祖論
蘇洵
漢高祖挾數用術,以制一時之利害,不如陳平;揣摩天下之勢,舉指搖目以劫制項羽,不如張良。微此二人,則天下不歸漢,而高帝乃木強之人而止耳。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孫之計,陳平、張良智之所不及,則高帝常先為之規畫處置,以中后世之所為,曉然如目見其事而為之者。蓋高帝之智,明于大而暗于小,至于此而后見也。
帝嘗語呂后曰:“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必勃也?闪顬樘。”方是時,劉氏既安矣,勃又將誰安耶?故吾之意曰:高帝之以太尉屬勃也,知有呂氏之禍也。雖然,其不去呂后,何也?勢不可也。昔者武王沒,成王幼,而三監叛。帝意百歲后,將相大臣及諸侯王有武庚祿父者,而無有以制之也。獨計以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與弱子抗。呂后佐帝定天下,為大臣素所畏服,獨此可以鎮壓其邪心,以待嗣子之壯。故不去呂氏者,為惠帝計也。
呂后既不可去,故削其黨以損其權,使雖有變而天下不搖。是故以樊噲之功,一旦遂欲斬之而無疑。嗚呼!彼豈獨于噲不仁耶!且噲與帝偕起,援城陷陣,功不為少矣,方亞父嗾項莊時,微噲誚讓羽,則漢之為漢,未可知也。一旦人有惡噲欲滅戚氏者,時噲出伐燕,立命平、勃即斬之。夫噲之罪未形也,惡之者誠偽,未必也,且高帝之不以一女子斬天下之功臣,亦明矣。彼其娶于呂氏,呂氏之族若產、祿輩皆庸才不足恤,獨噲豪健,諸將所不能制,后世之患,無大于此矣。夫高帝之視呂后也,猶醫者之視堇也,使其毒可以治病,而無至于殺人而已矣。樊噲死,則呂氏之毒將不至于殺人,高帝以為是足以死而無憂矣。彼平、勃者,遺其憂者也。
噲之死于惠之六也,天也。使其尚在,則呂祿不可紿,太尉不得入北軍矣或謂噲于帝最親,使之尚在,未必與產、祿叛。夫韓信、黥布、盧綰皆南面稱孤,而綰又最為親幸,然及高祖之未崩也,皆相繼以
逆誅。誰謂百歲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見其親戚乘勢為帝王而不欣然
?
之邪?吾故曰:彼平、勃者,遺其憂者也。
【注釋】樊噲:盧綰反叛,高祖派樊噲攻打盧綰。有人詆毀樊噲是呂氏的黨羽(噲娶呂后妹呂須為妻),皇上駕崩,樊噲就會舉兵誅殺劉邦妃子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如意。高祖派陳平、周勃替代樊噲統軍,還要把樊噲就地正法。陳平懼呂后,把樊噲押解長安。陳平、樊噲到長安時,高祖已死,呂后就釋放了樊噲。孝惠帝六樊噲卒,謚為武侯。
【注】①木強
ji
à
ng
:質樸倔強。②三監叛: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分別為文王三子、五子、八子。負責監視商朝遺民,稱三監;后叛周,被周公旦平定。③武庚,字祿父,紂之子,商亡周立,武庚被留續殷祀。后三監串聯武庚叛周。④產、祿:呂產、呂祿均為呂后之侄,呂后時將軍。⑤平、勃:陳平,劉邦時謀臣,后傅教惠帝,惠帝時為相。周勃,劉劉時將軍,后為太尉。呂后死,陳平與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文帝。⑥黥布、盧綰:英布,因受秦法被黥布。初屬項羽,封九江王;后歸劉,封淮南王。盧綰,與劉邦同鄉,為將軍,封燕王。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
)
A
.高帝之以太尉屬
勃也
屬:交付
B
.一旦人有惡
噲欲滅戚氏者
惡:誹謗
C
.若產、祿輩皆庸才不足恤
恤:顧念
D
.噲之死于惠帝之六,天
也
天:命運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舉指搖目以劫制項羽
皆相繼以逆誅
B
張良智之所不及,則高帝嘗先為之規畫處置
使其尚在,則呂祿不可紿
C
故削其黨以損其權
其不去呂氏,何也
D
而無有以制之也
使雖有變而天下不搖
12
.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
的一項是
(
)
A
.在操控戰局、把握時機方面,漢高祖的才略不及陳平、張良,但為國家長治久安,其深謀遠慮則在陳平、張良之上。
B
.漢高祖擔心自己死后,呂后及其黨羽趁機作亂爭奪帝位,因而安排周勃出任太尉,執掌兵權來做牽制,以保護惠帝。
C
.高祖起事時樊噲就相追隨,鴻門宴上更有大功,但一量樊噲伐燕而危及劉氏子孫,高祖便找借口想除掉這個后世之患。
D
.高祖深知呂后位高權重而難制,卻又不能在嗣子未壯時將之除去,故有所安排,陳平、周勃,就是高祖留給呂氏的憂患。
參考答案:
10
.
C
(擔憂)
11
.
D
(
A
以:上句連詞,表修飾,來;下句介詞,表原因,因為。
B
則:均作連詞,上句表承接,連接條件和結果。下句表假設,連接假設的情況和結果。
C
其:均作人稱代詞,上句作主語,他;下句作定語,她的。
D
而:均作連詞,表轉折關系,但。)
12
.
C
(樊噲伐燕王盧綰是為劉邦平叛,并不危機劉氏子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12225.html
相關閱讀:“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