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
閩,故隸周者也。至秦,開其地,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自粵之太末,與吳之豫章,為其通路。其路在閩者,陸出則?于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①
,或垂崖如一發,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皆石芒峭發,擇然后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后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其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糅②
,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若蟲螻,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輒破溺。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狹多阻,豈虛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于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涂,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宮又特盛。
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為是州,得閩山??③
之際,為亭于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榮,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洲之山,故名之曰“
道山之亭”
。閩以險且遠,故仕者常憚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樂,非獨忘其險且遠,又將抗其思于埃?④
之外,其志壯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既新其城,又新其學,而其余功又及于此。蓋其歲滿就更廣州,拜諫議大夫,又拜給事中、集賢殿修撰,今為越州,字公辟,名師孟云。
【注】①
?(gēng
):粗繩子。②
衡縮?(liú
)糅:水勢順著地勢蜿蜒流動。③
??(qīn yín
):山勢高聳的樣子。④
埃?(ài
):凡塵,世俗。
6
.請在括號中寫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4
分)
(1
)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躓( )
(2
)人以屋室巨麗相矜 矜( )
(3
)以寓其耳目之樂 寓( )
(4
)蓋其歲滿就更廣州 歲滿( )
7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3
分)
A
.累數驛乃一得平地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
.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
.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D
.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小知不及大知,小不及大
8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
分)
(1)
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狹多阻,豈虛也哉?
(4
分)
(2)
其城之內外皆涂,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4
分)
9
.作者認為程公修造道山亭的原因,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6
.(1
)跌倒(2
)夸耀(3
)寄寓,寄托(4
)任職期滿
7
.A
(副詞,才B
介詞,在;介詞,對于C
連詞,表條件,就;連詞,表遞進,不譯;D
動詞,達到;動詞,比得上)
8
.(1)
漢代曾經把這里的人民遷徙(安置)到江淮之間,而使這地方空著,大概因為這地方險狹多阻,哪里是沒有根據的謠傳(哪里是假的)呢?(處,虛,以,虛)
(2
)城內外都有可以通過的路,路的兩邊有小河,這些小河是和大海相通的,載人或貨物的船不管白天晚上都在門前聚集(在門前相連)。(涂,溝通,屬,狀語倒裝)
9. ①
攬山水之勝②
寄寓歡樂③
忘掉閩中的險惡與偏遠④
提升思想境界。(每點1
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閩,原來隸屬于周朝,到秦時,開辟了這方土地,列入中原,這才合并為閩中郡。從越國的太末縣,和吳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這通道到了閩地,陸路就被阻塞在兩山當中,而山相連沒有間斷,接連過了幾個驛站才能見到一塊平地,小的作為縣,大的作為州,然而州、縣(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著山坡像攀援著粗繩登上,有的垂直掛在山崖上像一絲頭發,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測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從峭壁上刺出,要看準了腳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舉步。背著、頂著東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還要側著腳然后才能夠前進。不是那個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絆倒的。走水路,水都是從高處奔流而下,巖石交錯出于水中,如樹木豎立,如兵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見不到頭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間,有的曲折盤繞流淌,有的逆行側射,它的形狀像蚯蚓盤結,像蟲形雕刻,旋渦像輪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順流而下時,要善于利用水勢,稍微有分毫差錯,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土生土長生活在水邊的人,如不是一生下來就練習水上功夫,也不敢擔任起行船的職責。閩地水陸兩路的艱險就是這樣。漢代曾經把這里的人民遷徙到江淮之間,而使這地方空著,大概因為這地方險狹多阻,哪里是沒有根據的謠傳呢?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對閩地來說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說的閩中。它是閩地最平坦寬廣的地方,離四面的山都很遠,而閩江就在它的南邊,大海就在它的東邊。城內外都有可以通過的路,路的兩邊有小河,這些小河是和大海相通的,載人或貨物的船不管白天晚上都可以在門前聚集。山上多大樹,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藝精湛的。人們競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華麗,即使是下等貧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寬敞。而佛教、道教之徒,他們的廟觀又特別壯麗。
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聳處,建了一座亭子,這里的山水勝景,城池的宏大,宮室的繁榮,不用走離竹席就盡可觀望四面景色。程公認為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觀看,可以和道家所說的蓬萊、方丈、贏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為它起名叫“
道山之亭”
。閩地由于道路險遠,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職,程公能夠依照這地方的長處筑亭,用來寄托他耳目的歡樂,不但忘掉了它路遠而險峻,又將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塵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壯闊!
程公在這個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聞名,既改造了城墻,又革新了學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時間又辦到了建亭這件事。他一以后就改任廣州知府,隨后又赴任諫議大夫,接著任給事中、集賢殿修撰,現在擔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師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20292.html
相關閱讀:《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