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課外文言文閱讀。( 18 分)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 課外文言文閱讀。(
18
分)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二,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①,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②”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丁母憂
。熙寧二,還朝。王安石執政,素惡其議論異己,以判官告院。四,安石欲變科舉、興學校,詔兩制、三館議。軾上議。

議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軾議,意釋然矣。”即日召見,問:“方今政令得失安在?雖朕過失,指陳可也。”對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斷,但患求治太急,聽言大廣,選人太銳。愿鎮以安靜,待物之來,然后應之。”

時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

徒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薛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節選自《宋史•蘇軾列傳》)

【注】①磔裂詭異之弊:割裂文辭、追求怪異的流弊。磔,zh
é,分裂。②避此人出一頭地:回避這個人,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
6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

A
.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多于市人之言語
B
.屬文日數千言
舉匏尊以相屬
C
.比冠,博通經史
比去,以手闔門
D
.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
舊時欄?,亦遂增勝
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蘇軾是眉州眉山人,在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游學于四方,同時跟隨母親學習。
B
.蘇軾讀了《莊子》后,覺得其中有些話,說出了自己心中以前不能說出的感覺,很是欣慰。
C
.在蘇軾參加禮部的考試中,因為所呈現的《刑賞忠厚論》是曾鞏所作,所以主考官歐陽修給了他第二名的成績。
D
.蘇軾在密州任職期間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他在東坡筑室居住,并給自己取了“東坡居士”的稱號。
8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禮部:中國古代官署,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B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C
.丁憂: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須離職,稱“丁憂”。
D
.東坡居士:蘇軾的號。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含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號。
9
.翻譯下列文言句子。(9
分)

(1
)方今政令得失安在?雖朕過失,指陳可也。(3
分)

(2
)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3
分)

(3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6
.C
(A
語:說出,動詞;語言,話語,名詞。B
屬:寫; 敬酒,勸酒。C
比:等到。D
勝:嚴重;美,光彩。)
7
.B
(A
.十歲的時候沒有跟隨父母游學;C
.原文為“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 D
.“密州”應為“湖州”)
8
.D
(D
項中“另取一與本名含義相關的別名”,稱為“字”。)
9
.(1
)當今政策法令的得失在哪里?即使是我的過失,也可以指出來。(安在,在哪里,賓語前置得1
分。雖,即使,1
分。指陳,指出來,1
分)
(2
)不久,朝廷知道這法令有害于百姓,撤銷了它。(未幾,不久,1
分。罷,撤銷,廢除。1
分。句意通順,1
分。)
(3
)哪里用得著飛上數萬里的高空再往南飛呢?”(奚以……為:哪里用得著……呢?1
分,之,到,1
分。南,向南飛,名詞作動詞,1
分。)
【參考譯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蘇軾)聽到古往今來成敗興衰的歷史故事,就能概括地說出它們的要點。等到他加冠(二十歲)的時候,他已博通經史,每天能寫幾千字的文章,喜歡讀賈誼、陸贄的文章。不久又讀《莊子》,感嘆地說:“我先前有些想法(見解),口中沒能說出來,今天讀到這本書,(才發現它)說的是我心里的話啊。” 嘉佑二,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當時科舉應試的文章中,割裂文辭、追求怪異的流弊占了上風,主考官歐陽修正思考用怎樣的方法來挽救文風,看到蘇軾的《刑賞忠厚論》,十分驚喜,想把這位考生從眾多才士中選為第一名,還是懷疑這文章是他的門客曾鞏寫的,只把文章列為第二;蘇軾又憑《春秋》對義得居第一;殿試他中了乙科。后來蘇軾寫了名帖去拜見歐陽修,歐陽修對同事梅圣俞說:“我應當回避這個人,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聽到此話的人喧嘩不服,過了很久才信服。
為母守孝,熙寧二,蘇軾回到朝廷。王安石執政,向來厭惡蘇軾的議論和自己不同,任命他做判官告院。熙寧四,王安石想要改革科舉、興辦學校,皇帝下詔叫翰林學士和知制誥,史館、昭文館和集賢院的官員商議。蘇軾上折發表議論。
奏議上呈后,神宗覺悟地說:“我本來懷疑這事,得到蘇軾的奏議,心里就清楚了。”當天召見他,問道:“當今政策法令的得失在哪里?即使是我的過失,也可以指出來。”蘇軾回答說:“陛下性格天生明知,上天賜予文才武功,不用擔心不明察,不用擔心不勤政,不用擔心不決斷,只擔心治理事務太急躁,聽人話語太寬廣,進用官員太快速。希望能以安靜來治理國家,等待事物的出現,然后加以處理。”
當時新的法令紛紛頒布,蘇軾在這期間,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寧。改任密州知州。司農寺實行自報財產的手實法,不立即實行的以違反詔令論罪。蘇軾對提舉官說:“違反詔令的罪責,如果出自朝廷,誰敢不服從?現在出于司農寺,這是擅自制定法令。” 提舉官吃驚地說:“你慢一點推行新法。”不久,朝廷知道這法令有害于百姓,撤銷了它。
調任湖州知州,上表謝恩。又因為有些事對百姓不利而不敢說,用詩來諷刺,以求有益于國家。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話,并且引申附會他所作的詩說是誹謗皇上,逮捕進御史臺監獄,想處以死罪,羅織罪名很久不能判決。神宗獨自憐惜他,把他作為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蘇軾與農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間生活,在東坡建造房屋,自稱“東坡居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34887.html

相關閱讀:《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贈賣松人》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