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模仿別人,那樣只會迷失自我,連自己的命運都把握不了了。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畫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
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于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里踏實。
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
后一個并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個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44226.html
相關閱讀:全才的鼴鼠
田鼠和家鼠
獅子與“驢”的標簽
狼與獅子
名人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