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陽獨山玉有一個美麗傳說 追尋南陽獨山玉的民間傳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民間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獨玉質地細膩,色澤豐富,有數十種顏色,其硬度僅次于緬甸翡翠。獨玉玉鐲更如出水芙蓉一般,光潔圓潤,閃閃惹人愛。有的如青絲纏繞,有的如墨染流年,有的如星漢燦爛,有的如天仙下凡……
  獨山玉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獨山玉玉質獨特、玉鐲色彩豐富,更重要的是,南陽獨山玉也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之前,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一幫負責尋玉的人走到了南陽城北的獨山腳下。他們在一次次失敗之后,一個個又渴又累又沮喪至極,就一屁股坐在了幾棵古樹下,都說再也不尋玉這種東西了,南陽可能根本就沒有玉。沒想到就在他們歇息的當兒,突然眼前一亮,天空中飄下一幅畫卷,疑似玉帝那件稱為萬能導航網畫卷至寶,只見畫卷慢慢展開,從畫卷中走出一頭渾身發著翠色光暈的牛,眾人覺得萬分驚奇,這頭牛的毛色這么奇特,是什么圣物?便紛紛起身走近去看個究竟,那牛見眾人起身,扭頭就向山坡上一處石壁前走,眾人緊跟著,認為牛到石壁前必然停步,不料那牛走到石壁前,頭一低,轟然一下鉆進了石壁里,眾人驚住,待凝目細看,發現牛鉆進石壁的地方,散落著許多精美的玉塊,有白玉、綠玉、黃玉、紫玉、紅玉和黑玉,眾人大喜,原來那牛是一只玉牛,是引領我等來發現這玉礦的……
  自此,南陽人開始在獨山采玉,并將這種潔凈度和硬度很高的玉石,命名為獨玉。

  獨玉的發現,為華夏大地上的玉石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同時,也使南陽的玉雕業開始興盛發達起來。到漢朝,獨山腳下已出現了玉街寺,人們開始用各種工具對獨玉石料進行加工,生產出各種各樣精美的禮器、用品和飾物。萬能生活網報道,東漢的科學家張衡在他的《南都賦》中,曾盛贊家鄉的美玉“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元世祖忽必烈在即將統一中國之際,命幾百工匠用獨山玉雕刻了一個巨大的盛酒器物“大玉甕”,該甕呈橢球形,內空,可盛酒300余石。元世祖就用這個玉酒甕,在勝利之后大宴群臣。此甕后置北海廣寒殿中,至今仍陳于北海公園的團城。到明朝末年,南陽的玉雕業從業藝人已達千人,當時南陽城的許多街巷里,都有玉雕藝人在忙碌,他們多是后房前店,自產自銷。到清朝,南陽玉器的聲譽越加高了,西域的許多商人尤其印度玉商,不再滿足于中間經銷商的供貨,而是不遠萬里,親到南陽購買玉器。據傳,當年的慈禧太后有一段日子心情郁悶,在宮中總發脾氣,宦官們苦想著改變她心情的主意。一天,一個宦官向李蓮英告假說,我表哥是個南陽玉雕藝人,近日來京兜售他的雕品,我想出宮去看看他。李蓮英一聽,忽然想起,何不讓太后看看那些獨玉雕成的玉器,說不定她會因此心情好起來。就傳那宦官的哥哥帶著他的雕品進宮。那宦官的哥哥帶進宮的雕品中,有一件是用獨玉雕刻的一棵綠豆秧,豆秧上結著青翠的豆角,而且在四片豆葉上分別臥著兩公兩母神態各異的蟈蟈。太后在宦官們的攙扶下來看那雕品,一見那些栩栩如生的蟈蟈,興趣頓生,就伸出手想去摸那些蟈蟈,那玉雕藝人不僅會雕玉,還會學蟈蟈叫,就在太后的手指要觸到其中的一只蟈蟈時,他突然學著蟈蟈叫了一聲,嚇得太后猛地把手縮了回來。眾宦官都笑了,太后也破天荒地呵呵笑了。笑罷,太后說:這玉美雕工也好,小李子,我買了。據說,那個南陽玉雕藝人那次是背著好大一包銀子出宮的……
  采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而生的南陽美玉,代表著純潔、堅貞、寶貴、平安和吉祥,已成為中華文明的載體之一。過去,她陪伴著我們的先祖涉過歷史的長河;今后,她還會伴隨著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53692.html

相關閱讀:乾坤大挪移
宋朝沙門島虐囚:讓中情局十大酷刑相形見絀
生死一張嘴
太監被閹割的由來
一種機緣-3分鐘典藏故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