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黃河泛濫,百姓流離失所,怎奈國庫空虛,無力賑災。
劉墉為這事發愁,他想了幾天有了辦法:中堂和,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在滿朝文武中堪稱首富,如果讓他拿出些銀兩該有多好!可是,此人愛財如命,必須略施巧計才能治他!
第二天,劉墉上朝向皇上奏本,要辭職回鄉。和聽了這話,心想:現在鬧水災,你想撒手不管?哼,沒那么便宜!想到此,向劉墉拱手問道:“劉大人,這一行路途遙遠,應多派官兵護送。”
劉墉說:“何以見得?”
和哈哈大笑:“劉大人為官數十載,宦囊一定非常富足,而今到處匪患為害,理應多加小心。”
劉墉微微一笑,答道:“小臣的確有些積蓄,有勞和大人關照。”
和自以為得計,乾隆也都聽在心里。
次日,和前來送行,見劉墉府前有四十八頭騾子,馱了重重的口袋,心想:平素你罵我搜刮民脂,今天我倒要揭揭你的底。想到這,命軍兵看住這些財產,自己快步來到金鑾殿,把剛才看見的情景,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乾隆聽罷,傳旨叫劉墉上殿問話。
劉墉趕緊上殿。
乾隆一揮手,衛士們一擁而上要把劉墉捆起來。
劉墉故作驚訝地說道:“我主萬歲,這是何意?”
乾隆道:“你貪贓枉法,犯了欺君之罪,快快從實招來。”
劉墉聽了這話笑著說道:“這個呀,不瞞萬歲,小臣近些年在府外做了些買賣,略獲小利,若說貪贓枉法,那真是冤枉!”
乾隆聽罷,傳旨派人出朝查訪,把劉墉暫且放回。
和聽說劉墉上朝被綁,直奔那些騾馱子走去,到了近前,他得意洋洋地解開繩子一看,傻眼了,為啥?竟是些磚頭瓦塊!他又把別的馱子打開一看,哪里有什么金銀財寶!
和正在發呆的時候,劉墉走了過來,大聲道:“好你和,趁我上朝之時,把我的東西給換了!”
和心里明白過來,知道自己中了計,他被劉墉拉扯著上了金鑾殿,劉墉道:“我主萬歲,和大人趁我上朝之時,把我那些銀兩拿去,換了些磚頭瓦塊。”
和聽到這兒,禁不住大聲嚷道:“萬歲,馱子里確實是磚頭瓦塊,小臣只是看看,并未……”
劉墉笑道:“萬歲您想,我家別的沒有,磚頭瓦塊多的是。我長途運它有何用?萬歲如不相信,到和府翻一翻,一切就會明白。”
和一聽,嚇得直冒冷汗,他心想:劉墉啊,劉墉!我府里那么多的金銀財寶被翻出來,那就犯有貪贓枉法之罪,腦袋就得搬家。如數還吧,那可不是個小數,真是割心拉肝呀!沒辦法,還是腦袋要緊,只好認賬了。
兩個人的官司打清了,乾隆對劉墉說:“愛卿,回去準備上路吧!”
劉墉說:“現在黃河泛濫,賑濟災民是當務之急,小臣不走了!”
乾隆聽了非常高興,但又嘆口氣,道:“如今國庫空虛,賑款從何來?”
劉墉道:“就用和大人賠我的這些銀兩解一下燃眉之急吧。”
過了些天,劉墉就前往黃河兩岸放賑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425868.html
相關閱讀:宋朝沙門島虐囚:讓中情局十大酷刑相形見絀
生死一張嘴
一種機緣-3分鐘典藏故事
太監被閹割的由來
乾坤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