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長,關于徐文長的民間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民間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徐文長是民間故事中有名的機智人物,人稱“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長”。徐文長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詩文、書畫、戲劇等方面都有獨樹一幟的成就。老百姓喜愛他的聰慧,至今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傳說……
  
  賣布斷案
  
  徐文長有十匹白布,讓伙計扛到縣城去賣。路上要過一條河,伙計扛布上船,正好和一個瞎子坐在一塊,于是兩人搭訕起來。瞎子問:“你去縣城干啥?”“賣布。”瞎子就問布的多少、顏色,伙計樸實,回答得一清二楚。瞎子又撫摸著布匹,用手一層一層地擺弄著,伙計也不在意。
  
  不一會兒,船靠了岸,伙計就要扛布,不料瞎子按住了,說:“這是我的布。”伙計大吃一驚:“你怎么耍賴?這明明是我的布!”“你耍賴,這是我的布!”兩人相持不下。
  
  船上的人都圍了過來,一個看熱鬧的說:“如果布是瞎子的,他必然知道布的多少和顏色。”瞎子立刻說:“這是十匹白布……”大家一聽,紛紛指責伙計,伙計有口難辯,于是兩人打官司到了縣衙。去縣衙前,伙計托人把發生的事告知徐文長。
  
  縣衙大堂上,瞎子向縣太爺道:“我知道每匹布卷了多少層。”接著說了出來,果然分毫不差,正在這時,徐文長趕到了。徐文長對縣太爺說:“這是我的布,有一點我沒向伙計交代,我的布背面染有兩道藍色小花,布行的都知道。”說著把布掀開,讓縣太爺看,“請老爺過目。”
  
  瞎子一聽慌了,暗想:這情況怎么沒掌握?趕快說:“老爺,剛才你沒問,我也忘說了,我的布背面是有兩道藍花。”
  
  縣太爺一拍驚堂木,喝道:“大膽刁民,竟敢騙人白布,這布上哪有什么藍花!看你是瞎子,饒你二十大板,給我轟了出去!”瞎子頓時面紅耳赤,垂頭喪氣地走了。徐文長讓伙計把布扛了出去。
  
  智勝打賭
  
  張三、李四兩個朋友拜訪徐文長。李四為人不茍言笑,張三卻愛詼諧打趣,他悄悄將徐文長拉到一邊說:“文長兄,今日你若能讓李四‘呱呱呱’叫三聲,我就請客吃飯。”徐文長笑道:“這有何難?”
  
  于是徐文長將兩個朋友帶到一片西瓜地中,他手指瓜田,對李四說:“李兄啊,你看這一片葫蘆長得多好。”李四納悶道:“文長兄,這明明是瓜,你怎么說是葫蘆呢?”
  
  徐文長搖頭道:“是葫蘆。”李四道:“是瓜。”徐文長大聲道:“葫蘆!”李四回道:“瓜!”徐文長連聲道:“葫蘆、葫蘆、葫蘆!”李四也惱了,道:“瓜、瓜、瓜!”
  
  題寫店名
  
  紹興城里新開了一家點心店,徐文長常常光顧,店主就央求他寫一塊招牌。徐文長一揮而就,并囑咐店主不得改動。招牌掛出來不久,點心店果然門庭若市。有了名聲之后,店主就開始偷工減料,生意也漸漸不景氣了。一天,一個顧客對店主說:“你看,徐文長給你寫的招牌,點心的‘心’缺一點,難怪生意不好。”
  
  于是店主找到徐文長,請他加上一點。徐文長笑道:“加上去不難,你可不要后悔。”店主連說不會后悔,于是徐文長用黑漆在“心”字中間補了一點,可是,點心店的生意不但沒好轉,反而更加蕭條了。店主摸不透個中奧妙,就來請教徐文長。徐文長說:“‘心’無一點,引人注目,店就有了人氣,而且缺少一點,使人有空腹的感覺,來吃點心的人就多。加上一點,變成了個實心肚子,誰還要來吃?只要你以后不再偷工減料,再把‘心’上那個黑點改成紅的,生意還會興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辦了,果然靈驗。
  
  巧救民女
  
  有個貪色的員外,搶了個民女,要強逼成親,民女的母親在街上哭哭啼啼。這事剛好被徐文長撞見,他聽了老太太的哭訴后說:“不要緊,我來想法救你的女兒。”
  
  于是徐文長買通了那員外的丫頭,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丫頭點頭答應了。第二天,徐文長咋咋呼呼地闖進員外家,嚷嚷說,員外搶了他的夫人。員外見來人是不好惹的才子徐文長,就賠笑臉解釋,說自己并沒搶他的夫人呀。徐文長毫不理睬,一把拖住員外,上縣衙評理。
  
  到了衙門,知縣問徐文長:“你夫人有什么特征?”徐文長說:“我夫人屁股上有一個很大的黑圈,那是她小時候不小心坐在炭盆上燙傷的。”知縣立即傳來那民女,命人領到內室,請自己夫人驗明。一會兒夫人來報,果然和徐文長說的一模一樣。徐文長這下喉嚨響了:“你青天白日搶走我的夫人,是何居心?”員外有口難言。知縣一聲令下,員外當即挨了五十大板。徐文長將民女領出,交給她的母親,母女倆千恩萬謝。
  
  那么,徐文長怎會知道民女的屁股上有黑圈?原來徐文長買通了員外府的丫頭,要她在民女用的馬桶上撒上一層鍋底灰。民女小解時,鍋底灰便印到她的屁股上去了。
  
  字號由來
  
  徐文長本名徐渭,“文長”是他的字,這個字有個有趣的由來。
  
  徐渭不想做官,但是兩個哥哥逼他去應考?紙錾,他看過題目便一揮而就,文章雖短,卻很精辟。剩下許多時間沒事干,他便在卷子空白處畫上祖先像,又畫上供桌和祭品,最后畫上他自己穿著舉人的服裝在祭祖。畫完后,他在邊上寫上“不過如此”四個字。主考官看了卷子,很佩服他的短文,后來看到那幅畫,卻連連搖頭,在卷子上批道:“文章太短臉皮厚,名次排在孫山后。”當然沒考取了。
  
  三年后家里人又叫徐渭去赴考,剛巧又遇到了上回的那個主考官。徐渭心里很火,便在卷子上大作文章,列舉了科舉的種種弊病。他越寫越火,文章也越寫越長,試卷上寫不下,就寫在桌面上、凳子上,最后連凳腳上都寫滿了。交卷時間到了,徐渭把試卷連同桌子凳子一齊背上去交給主考官。
  
  主考官不由得大吃一驚:“你要干什么?”徐渭笑道:“你不是喜歡長文章嗎?我就寫篇長文章給你看看吧!”
  
  這件奇聞很快傳了出去,從此,徐渭就被人稱為“徐文長”了。
  
  利息幾何
  
  徐文長的鄰居急等錢用,來找徐文長借,可徐文長手頭也很拮據,只好陪鄰居去向放高利貸的借債。放高利貸的說:“借給你十兩銀子的本錢,明年到期,利息要四兩銀子。有徐先生作保,字據就不必出了。”
  
  徐文長笑道:“四兩利息多了點,我看,就給三兩九的利息吧!”借高利貸的想,四兩和三兩九相差不多,就答應了。
  
  一年過去,鄰居按照徐文長的指點,湊齊了十兩銀子,再帶了一瓶好酒,由徐文長陪同,送到借高利貸的那里。借高利貸的見只有十兩本銀,就問利息呢,徐文長說:“去年明明說好利息是‘三兩酒’,你怎么可以賴呢?”借高利貸的因為沒有真憑實據,只好自認倒霉。
  
  妙戲秀才
  
  一天,徐文長在酒店喝酒,有幾個不認識他的秀才坐在鄰桌,大講徐文長只有歪才,并無真才實學。徐文長聽了就走過去道:“這么說,幾位仁兄很有些真才嘍?我們來賽詩怎樣?”
  
  秀才們見他穿得寒酸,就說:“賽就賽,就是徐文長親自來,也不在我們話下,何況是你?”
  
  店里的伙計認識徐文長,但并不點穿,只是提著酒壺上來湊熱鬧說:“就以這酒壺為題如何?”大家都說好。徐文長讓那幾個秀才先做,他們搖頭晃腦,哼哼哈哈了半天,也沒吟出一首像樣的詩來。最后輪到徐文長,他吟詩道:“嘴兒尖尖背兒高,才免饑寒便自豪。量小豈能容大器,兩三寸水起波濤!”
  
  旁邊喝酒的人一齊說:“對呀!酒壺就是這樣的。”小伙計卻說:“不見得吧,據我看,徐文長吟的倒更像是這幾個秀才哩!”
  
  秀才們這才知道,面前的就是徐文長,便在笑聲中狼狽地溜出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427869.html

相關閱讀:太監被閹割的由來
一種機緣-3分鐘典藏故事
生死一張嘴
宋朝沙門島虐囚:讓中情局十大酷刑相形見絀
乾坤大挪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