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葉瑞財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一門科學:記憶研究。他還打聽到美國有一個“頭腦研究學院”,這個學院屬于一種再教育性質,專門培養人的記憶方法和技巧。不過,學費也是挺貴的,一期下來要4000美元。葉瑞財為了湊齊學費,開始拼命打工掙錢。
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學好了記憶技藝,去酒吧表演賺錢,不僅要把學費賺回來,還要給家人存上一筆錢。就是出于這種樸素的愿望,他帶著起早貪黑賺來的4000美元和急功近利的心態走進了“頭腦研究學院”。從此,這個歪打正著的“雕蟲小技”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無意中讓他洞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學成歸來,他越來越覺得記憶的奇妙,在總結一些常用的記憶方法的時候,他還自己琢磨出了一些新方法。后來,他把這些自創的記憶方法運用到了學習中,結果一用就靈,期期都是高分,讓同學們刮目相看。
從此,他的大學生活充滿了陽光,他總是生活在掌聲與贊嘆聲中。一副撲克牌不夠了,他又玩兩副;兩副不過癮了,他又玩三副。在維吉利亞工業學院里,他儼然一個“外星人”,總能從同學們驚奇的目光里找到當“神人”的快感。
有一天,當他把口袋里最后的兩美元買了一只熱狗之后,突然心慌起來:不能這樣玩下去呀!還得掙錢養活自己呀!他想起了自己去學習記憶方法的初衷,遂決定去試一試。
他找到了一家生意非;鸨木起^,要求去當調酒師。但這家酒館老板很挑剔,一般不輕易收人。老板很傲慢地問葉瑞財:“你有什么本事?”
葉瑞財老老實實地回答:“我的記憶力好。”
“哈哈……”老板大笑起來,反問葉瑞財:“我這里需要的是出色的調酒師,不是能背幾篇課文的學生,你明白嗎?”“我當然明白,一個優秀的調酒師不僅要有高超的調酒技術,還要有驚人的記憶力。比如,哪種酒放在什么位置,該用多少劑量,不同的雞尾酒,需要配多少朗姆酒,多少芝華士PEVOLVE,多少香檳,多少白蘭地,多少香草利……”
老板的眼中掠過一絲光亮,他指著身后兩個大柜里的近千瓶酒對葉瑞財說:“你能把這里的酒全部記下來嗎?”“能,但你得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
“給你一天時間都可以,從酒館開張以來,沒有任何一個調酒師能記下這1000瓶酒。”在眾多員工和客人的關注下,葉瑞財展開記憶的翅膀飛翔了起來。不到一個小時,他就對老板說:“你別反悔,我記完了酒,這個工作就是我的。”
白酒、紅酒、威士忌、朗姆酒、糖漿水、檸檬汁……琳瑯滿目的酒全裝進了他的大腦,無論怎么考,他準能說出正確答案……當千瓶酒全部亮相,酒館在短暫的沉默之后,突然掌聲大作——老板帶頭鼓起了掌。
從此,葉瑞財在這家酒館里當了一名調酒師,除了工資之外,每夜的小費起碼在200美元之上。
回到大馬之后,葉瑞財當過地質工程師,也做過生意,但他始終沒有放下“記憶研究”。直到1989年秋季的一天,一個叫阿里奧的人說的一句話,才猛然點醒了他——記憶還可以開公司,實現記憶產業化。
這個叫阿里奧的人是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個小學校長,他剃了一個很亮很亮的光頭。1983年,葉瑞財去檳城時與他見過一面,當時因有急事,匆匆寒暄幾句,彼此交換了名片便告別了。時隔6年之后,阿里奧給他打來一個電話,還沒有等阿里奧開口,葉瑞財便脫口而出:“是檳城的阿里奧嗎?”對方驚呆了,以為遇到了神仙,他忙問葉瑞財:“天啦,你怎么知道是我?”
葉瑞財回答:“在6年前交換名片時,我記住了你的電話號碼2307056。聯想開來就是:和尚(23)淋漆(07)跳舞(05)很牛(6)。你當時正好是一個光頭,好像上了一層透明漆。當你這個電話出現的時候,我自然知道你是阿里奧先生。”
阿里奧在電話那端驚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久,他突然問葉瑞財:“你為什么不去教小孩子呢,讓他們多學一種本事豈不更好?”
葉瑞財一下愣住了。他學習記憶起初只是為了打工賺學費,讀完書后把它僅僅作為一種炫耀資本,根本沒有想到普及和推廣。如果把記憶技巧與方法運用到學習之中,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科技文化知識,這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嗎?
這句話一下點醒了葉瑞財,他立即將自己多年研究出來的各種記憶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歸類總結,編寫教案,培訓導師,并與一家公司合作在大馬全國的會館開設培訓學院。一年下來,他共培訓了600多名學生,效果非常好,連馬來西亞政府青體部都感到振奮,青體部副部長拿督翁詩杰還希望這種神奇的記憶方法能在全國推廣。
接下來的發展,讓葉瑞財都感到不可思議。他這個地質工程師居然脫離了老本行,把這個“雕蟲小技”當成了他的主業。1996年,他又考上了美國檀香山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這為他以后的記憶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名車、別墅、公司,記憶力給了他一切。
馬來西亞國會有一個副秘書長,記憶力不好,但他必須要面對各種法律條文,每一次國會議員發言,引用的法律條文都讓他頭疼不已。沒有辦法,他只好把各種法律書籍搬上國會,在他桌上堆成了小山。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便趕緊翻書,盡管如此,尷尬的事情還是經常發生。
揭開記憶之謎
在流傳至今的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名叫摩尼西尼的"記憶女神",身邊有九位漂亮的女兒,專司文藝與科學--古希臘人是把"記憶"當作"文藝與科學之母"來看待的,沒有記憶,就沒有文藝和科學。
對"能記住事情"感到莫名其妙的希臘人,在懵懂之間,將這一特異的現象與左右生命的明暗或冷熱等因素聯系在了一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希臘的巴門尼德(par-menides),他在公元前六世紀首先提出:記憶是光明與黑暗或是熱和冷的混合物。
巴門尼德還認為,只要這一混合物保持不變,記憶就是完好的;一旦這個混合物發生了變化,遺忘也就產生了。
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的迪歐根尼(djogenes)將記憶與身體里的空氣連在了一起,提出"平衡說"假說:
記憶是由一些能使身體里的空氣保持均衡分布的事件所組成的過程。如果這種平衡被打亂,遺忘就會發生。而另一種假說是基于"腦和心是生命的重要部件"的觀點產生的,似乎更有建設性。西方醫學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337年)和克羅丹等人得知有人在戰場上發生"腦受外力打擊會突然喪失記憶"的情況后,就將理智、情感與心、腦聯想到一起,提出了腦司"理智"、心司"感情"的理念,即"心腦合一"說。
記憶的特點
人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實,遺忘了的信息在很久之后還能被"拾撿"回來。一位科學家每天讀幾篇希臘文給二歲的兒子聽,當兒子八歲半時,又讓兒子學習希臘文章。經測試,掌握二歲時聽過的文章要比掌握尚未聽過的文章快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進入二十世紀,各國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們在近百年里發揮了各自獨有的優勢,研究了記憶的特點,并取得了趨一的如下認識:
①易變性
②不可見性
③不完全可靠性
④瞬捷性
⑤潛力大無窮
在古希臘大悲劇詩人阿斯基洛斯的"記憶是智慧之母"的定義之后,二十世紀的各國相關學科的研究者們都發揮了各自獨有的優勢,對記憶的定義進行了不同風格的研究。
總的來說,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大腦中的反映,亦可視作是經驗的保持,有時在保持中還經歷了一個積極的創造性過程。
分開來講:
①心理學家認為,記憶是大腦的一種復雜而又積極的心理過程,包括識記--保持--認知(再認)或回憶這三個依序發展又密不可分的環節,還是"整個心理活動的基本條件"。
②信息控制論專家說,記憶是貯存知識經驗的有效方式,是信息的接收--編碼--貯存--提取的過程。
③哲學家講,記憶是對經驗過的事情能夠記住,并在以后回憶或認知時能再認識的過程,還是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的橋梁,亦是人借以認識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的有目的性的過程。
④生物學家提出,記憶是大腦的一種機能--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特殊的機能,其本質是一種生物化學的過程,即腦生理活動的過程。記憶是生物(人)腦接納--貯存--提取事物訊息的一種極其復雜的心理和生理協同合作的綜合過程。
對記憶的分類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人們從各個角度對記憶進行的不同分類漸趨完善。
①按記憶時啟動的主要人體感官劃分:
●視覺記憶●聽覺記憶
●嗅覺記憶●味覺記憶
●觸覺記憶●平衡覺記憶
●視聽覺結合記憶●視聽觸覺結合記憶
●多種感覺器官結合記憶
②按記憶的材料在腦中保持的時間劃分:
●瞬時記憶--不超過一二秒鐘
●短時記憶--不超過一二分鐘
●長時記憶--超過一二分鐘甚或直至終生
③按記憶材料的大腦半球劃分:
●左半球記憶:負責記憶邏輯信息、語言信息
●右半球記憶:負責記憶形象信息、藝術信息
④按心理特征劃分:
●情緒(感)記憶
●非情緒(感)記憶
⑤按生理特征劃分:
●運動(動作)記憶
●非運動(動作)記憶
與眾不同的記憶素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dashi/3488.html
相關閱讀:2016年第25屆世界腦力(記憶)錦標賽12月將在新加坡舉行
世界大腦先生揭秘“大腦潛力”
世界腦力錦標賽冠軍半小時記逾三千數字
《世界記憶大師啟示錄》(21)
世界記憶力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