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是朱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是當時全國各地以反清復明為目標的各支武裝都奉為正朔的統帥。他的敗亡標志著滿清掃除了最后一個具有相當實力的朱明遺脈,從某種意義上也標志著朱明王朝的滅亡,雖然他死后仍然有李定國,鄭成功等武裝堅持抗清,但已經沒有了朱明正朔的指揮,更像是地方割據自雄。本文介紹了朱由榔兵敗進入緬甸的前前后后,只為向大家再現這位末代皇帝的最后時光。
一、南明西南兵敗
1657年8月,明永歷朝庭秦王孫可望自恃兵多將廣,率部14萬,,可見當時南明朝庭仍具有相當軍事實力,,在貴陽誓師,公然內犯昆明,妄圖取永歷帝而代之。永歷帝急派晉王李定國,蜀王劉文秀統兵三萬御之。8月19日,雙方交戰于曲靖交水三岔口,孫可望由于其反叛行為不得軍心,部將白文選等臨陣倒戈相擊,可望軍大亂,兵將大呼”迎晉王!迎晉王!”,十數萬大軍頃刻土崩瓦解,大部倒入李定國麾下,孫可望只帶少數親兵逃回,不久逃入湖南投降滿清。
孫可望降清后帶去許多南明軍事機密,西南諸省地圖,這對此前與南明打到相持且一籌莫展的清庭無異于喜從天降。這年12月,清庭正式下詔三路進軍征滅南明:平西王吳三桂與固山額真墨勒根侍衛李國翰由陜西漢中南下四川攻貴州,征南將軍趙布泰統兵取道廣西北攻貴州,定南靖寇大將軍羅托會同洪承疇統兵經湖南進攻貴州。很快貴州省大部就被清軍占領,永歷朝庭雖然在次年派李定國等反攻貴州,且幾次進至貴陽附近,但無奈清兵勢大,已不可撼動,鏖戰近半年時間,各路明軍紛紛潰敗,定國等只得放棄貴州。清軍乘勝追擊,此時昆明已不可保。
擺在永歷帝面前的有兩條路:向西北進軍,入四川,此時四川省大部分都在明軍控制之下,且川東地區有一只具有相當實力的軍隊:夔,東十三家,是李自成大順軍余部,此前已決定歸明反清,且都是百戰余生,精銳中的精銳,數量在十萬上下。加上永歷帝身邊的晉王李定國等部十數萬人馬,,此時西南明軍損失并不大,若合兵一股,可乘清庭主力在西南之際北可取陜西,順江而下則可取湖南江西,若聯絡沿海鄭成功等部東西匯攻,加之此時各地反清力量風起云涌,民心思明,所可取得的勝利更不可想象。但這樣做,有一定的風險要冒,那就是進入四川后,除川西人煙稀少之地不為清軍控制外,清軍控制地區已對四川形成一個半包圍圈, 若再敗,則無退路了。
向西走,在邊界上堅持武裝斗爭,黔國公沐天波因為世代鎮守云南,在東南亞諸國中具有一定威望,且明朝雖衰,此時卻仍然為東南亞諸國所奉為天朝上國,不致為敵,可能還會給抗清斗爭提供一些幫助。但這樣做,永歷帝將距全國各部明軍越來越遠,統一的指揮越來越難,復明的機會越來越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4258.html
相關閱讀: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