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以進行曲作風,歌唱和塑造了八路軍暮氣沉沉、一往無前的革命精力跟好漢形象。歌曲實現后廣為傳播。抗日戰斗成功后,將歌詞作恰當的調劑,由中心軍委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由中共中央同意,又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頒定為“中國國民解放軍軍歌”。
歌曲先容
《八路軍進行曲》創作于1939年,歌詞作者公木,曾是一名文武雙全的抗日兵士。公木的真名叫張松如,原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10年誕生于河北辛集北孟家莊一個農夫家庭,在外祖父的輔助下入學念書。公木1938年8月從抗戰火線去延安,在延安抗大學習。學習期間,他應用業余時光寫歌詞、詩歌。學習停止后,組織上留他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當時事政策教導干事。此時,鄭律成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任音樂領導,給抗大學生教唱歌。在一起工作中,他和鄭律成配合得很好。當時,鄭律成住在他隔壁,他倆像親兄弟一樣友愛,鄭律成常到他的住處來玩。一天,鄭律成坐在他床上翻看他的筆記本,發明他那個本上有良多詩,愉快得不得了,很快為《子夜崗兵頌》譜了曲。鄭律成唱給他聽,他聽后十分興奮,說:“一首詩變成一支歌,那確切是一個質的奔騰。”到了1939年四蒲月間,鄭律成提出搞個“八路軍大合唱”,約他寫詞。鄭律成還說,什么叫大合唱,就是多搞多少首歌嘛。此時,冼星海與光未然也提出搞“黃河大合唱”。“大合唱”這名稱,就是這樣來的。固然公木住在巖穴里,心懷和視線仍是很寬闊的。他首先寫了《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接著還寫了《騎兵歌》《炮兵歌》。8月份,“八路軍大合唱”的歌詞全體寫完。延安的前提是很艱難的。當時抗大連風琴也沒有,鄭律成績哼著作曲,他唱,公木聽。9月份,曲還沒作完,鄭律造詣調到魯藝音樂系去了。魯藝音樂系的條件好一點,有樂器。10月份,鄭律成作曲結束,“八路軍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冊子,傳遍全延安,傳遍全軍,掀起了唱歌熱潮,前方后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兩支歌登載在總政主編的報刊上?傉麚P部部長蕭茂發還專門請公木和鄭律成去吃飯,說了許多激勵他們的話。
公木教學曾說:“假如我不坐幾回牢,不親自加入抗戰,不親身作抗戰時勢研討,那是相對寫不了這樣的歌詞的。在‘八路軍大合唱’中,抗戰的三個階段,我都寫上了,寫成大兵團音樂形象,不是個游擊隊的形象。實在,1939年還不構成大兵團,但要站在抗戰局勢發展的高度去寫。這是我當時的一種真情感,很天然很自發地寫的。不是首長叫寫的,也沒有誰告知我要這么寫,也沒引導提看法,更沒有開什么研究會。回憶起來,那時我們二人膽子也真夠大的,既沒有請示也沒有匯報,一寫就是軍歌、進行曲。這樣的環境,我想只有在那個年代才有,在任何時候可能都是不行的。
歌詞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步隊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盼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克服的力氣
我們是善戰的前衛
咱們是大眾的武裝
從無害怕
百折不撓
永遠抵御
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
自在的旗號高高飄蕩
聽,風在咆哮軍號響
聽,抗戰歌聲多響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道們整潔步調奔去敵人的后方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華北的曠野
向塞外的山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98354.html
相關閱讀:女孩勵志歌曲:給未來的自己歌詞
十首經典勵志歌曲推薦
勵志歌曲精選(二)
汪峰的勵志歌曲大全十首
合適高考的勵志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