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據勞拉·希倫布蘭德的小說改編而來,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美國意大利后裔路易·贊貝里尼的故事。影片于2014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簡介
故事主人公路易斯·贊佩里尼是美國加州意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后裔。從小他就精力旺盛,加入學校田徑隊讓他遠離了街頭的打打殺殺,體育天賦讓他破了一些紀錄,但更驚人的是,他入選了美國奧林匹克代表團,去參加了1936年在納粹德國舉辦的柏林奧運會,并受到了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的接見并與之握手——盡管他的五千米成績僅為第八。
后來美國加入二戰,路易斯·贊佩里尼應征入伍成為了空軍的投彈手。執行過幾次成功的任務后,他的戰機不幸在一次搜救任務中墜毀在了大海中央。他和幸存者們帶著傷痕爬上救生筏,在鯊魚們和烈日的伴隨下,在饑渴和絕望的折磨下,在海上漂浮了47天,終于有人把他們救起——結果是日本海軍。路易斯·贊佩里尼又在戰俘營里被不斷虐待,直到戰爭結束,他仍然要面臨“創傷后壓力癥侯群”對他的精神折磨,好在他還有關心他的妻子和福音傳道者Billy Graham的幫助。最終,路易斯皈依信仰,并原諒了當年虐待他的那個日本長官。
影評
《堅不可摧》像雞湯,沒多少內涵,也沒太多營養,但成色光鮮,分量夠足,喝下去暖胃挺舒服。寒冬臘月里,不寄經典之望,來上一碗無妨。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堅不可摧》犯了此類題材的大忌,流水賬般的呈現了影片主人公的一生,盡管有真實事件和人物作為藍本,以及二戰等宏大的背景輔以支撐,但都沒能挽救影片本身的枯燥和乏味,在導演平鋪直敘的講述中,人們感受不到歷史的沉重與人性的光輝。
簡而言之,《堅不可摧》就是一部平庸的傳記片,平庸到每個毛孔里流出來的都是腐敗的氣味,仿佛是奧斯卡的命題作文,卻由一個小學生來寫。朱莉自不必說,處女作《血與蜜之地》最好看的居然是海報,而到了這部《堅不可摧》,甚至連海報也不好看起來,她關注的倒是一直很一致,戰爭、傷痛,做起來卻又那么不痛不癢,一點好導演的跡象都不曾流露出來,如今她拉來了科恩兄弟,卻成就了最糟糕的科恩。最糟糕的首先就是劇本,這是一部流水賬式的傷痛史,卻配合著莫名其妙的諒解結尾,甚至連唯一改變結構的成長經歷都是在兩個莫名其妙的剪輯點給硬生生地剪進去的。故事想象起來應該是傳奇,很振奮人心,一個阿飛少年浪子回頭,打破過奧運紀錄,參軍后海上漂流四十多日被敵軍所救,在集中營里遭受苦難奇跡般地生還,多么鼓舞人心啊。然而你看電影,一直在渲染的卻只是你看我有多慘你又看我多堅強那種老套的讓人提不起半點精神的論調,傳奇與反思,被掩蓋在了刻意的背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37147.html
相關閱讀:初中生暑假必看的經典勵志電影《心靈捕手》
俞敏洪:中國合伙人
16年中學生暑期必看經典勵志電影:錄取通知
失戀看的勵志電影推薦
推薦大學生必看勵志電影1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