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的名言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2、心正如思,筆化濃山。
柳公權的名言出處
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蹦鹿珵橹娜,如其筆諫也。
柳公權的名言理解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是柳公權對唐穆宗的委婉諫言。這句名言可以這樣理解。
首先是從倫理觀去解析人格與書法的關系。
儒家重倫理道德,在儒學的文化座標中,書法被視為一種“心學”。柳公權的“心正筆正”說,以新的命題將人格、倫理與書法的關系聯通起來,不僅是這一唐代書家巨擘自身的寫照,而且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筆諫”,收到了某種效果。這使后代文人大感興趣,贊頌備至。
不僅如此,后人又將此說加以闡發光大。明代項穆就曾由“心正筆正”開掘,組成正心一正筆一正書的書學次序,并認為“正心”當“誠意”、“致知”、“格物”。然后通過“篤行”,達到“深造”,書法也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
“心正筆正”強調書家的品格修養,后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評書的標準之一。從創作的角度看,此一命題正是深刻揭示了書法與書法家內心世界的復雜微妙的關系,也是書法家人格在書法中的外化和表現。由此也可觀照書法家的心態,進而對其作品作出恰當的評價。
其次是從書藝技法本身去解析。
心正則筆正,筆正則鋒易正,中鋒即是正鋒。他又說:“古人謂心正則氣定,氣定則腕活,腕活則筆端,筆端則墨注,墨注則神凝,神凝則象滋,無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此正是先天一著工夫,省卻多少言思擬議,所謂一了百了也!边@些都是從技法上生發出去,加以評述,不無道理。但其重要性不及“人品”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612201.html
相關閱讀:愛國名人名言
20條關于尊老愛幼的名人名言
奧斯卡?王爾德名言
面對現實的句子
黃遵憲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