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樹林里大號后發現沒帶側紙,給哥們打電話求救。哥們:你找片樹葉不就解決了!我:TMD這是松樹林。(舊有的經驗在新的環境往往是不奏效的)
3.晚飯后,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后一片。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沒有罵人。(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愿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于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我們總是會看到別人的不是,而忽略自己的過錯。)
6.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并且使別人受辱。)
7.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么沒有發明電燈?(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8.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后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么?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9.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惟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327522.html
相關閱讀:2016最新經典語錄之感悟人生
有些事,有些人,看不清,道不明
人生修養名言警句
和玩得來的人在一起玩才叫玩
人生有一個詞叫珍惜,珍惜是幸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