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就整體而言,全詩緊扣一個“
聞”
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首句“
誰家玉笛暗飛聲”
,一個“
暗”
字,一方面表達了喧囂過后平靜夜嘹亮笛聲傳來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無痕跡的;另一方面照應了“
誰家”
,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這笛聲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而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又是誰?次句“
散入春風滿洛城”
著意渲染笛聲,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創設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春風駘蕩的夜晚,只有凄清婉轉纏綿的曲調在隨著春風飛舞,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之所以能“
滿洛城”
,一是寂靜的夜晚,笛子樂聲清越,穿透力更強;其次則是作者的主觀想象,通過虛實結合,從而突出笛聲的悠揚、裊繞,同時還豐富了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前兩句是鋪排,后兩句則回扣主題。第三句“
此夜曲中聞折柳”
,是全詩詩眼。“
折柳”
運用了典故。一說是“
柳”
諧“
留”
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一說是楊柳在春風中搖曳不定的姿態,成了游子眼中難分難舍的代名詞?傊“
折柳”
含有惜別懷念之意。此時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倚窗獨立,眼望明月,耳聽笛聲,便是《折柳》曲,陷入了沉思,點染了詩人濃濃的客愁鄉思。末句“
何人不起故園情”
就自然而然了,詩人觸景生情,在寂寞的洛陽城,一個人慢慢品嘗游子思鄉之苦。
【中考預測】
1.
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它表達了詩人聽到《折柳曲》后思念家鄉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
賞析
”
此夜曲中聞折柳
”
一句。
答:“
折柳”
是全詩的關鍵:“
折柳”
的寓意是“
惜別懷遠”
,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
折柳”
的笛聲引起的。可見,“
折柳”
是全詩的關鍵。
3.
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詩賞析詩中“
暗”
和“
滿”
的表達效果。
答:“
暗”
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
滿”
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350342.html
相關閱讀:《菩薩蠻?宿水口》閱讀答案
古詩文閱讀《過零丁洋》《魚我所欲也》比較閱讀答案
《清溪行》閱讀答案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