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縣寬田中學 謝榮平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鑒賞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能力層次很高的創造性活動。詩歌賞析題已成為中考語文試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點闡述】
詩是以具有樂感的語言借助意象抒寫情思和美的藝術。詩歌賞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培養良好的文學趣味。對古詩詞的考查,主要體現在理解、感悟、欣賞等方面。附: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中考考試說明》:“初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
【命題例析】
中考古詩詞考查一般以課內和“課標”附錄一推薦的古典詩詞為主,以唐詩宋詞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邊塞軍旅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從2008年中考古詩詞鑒賞試題來看,命題形式和命題角度大致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命題形式
1.分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觀點、態度等角度設問,出兩道主觀題。如南通市古詩閱讀《春雪》:詩歌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
2.兩首同題材詩詞比較評價,這種題型往往要求比較閱讀兩首詩詞,對其內容、情感、觀點、手法等異同進行比較,如揚州市將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兩首詩作比較賞析,既體現了開放性,又體現了選擇性。
二、命題角度
1.概括內容主旨、感悟詩人情懷。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 “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詩言志”,這里的“志”主要指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情懷有直接抒發和間接抒發兩種,但詩貴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絕大多數考那些耐人尋味的情懷。如:連云港市陸游的《游山西村》: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詩中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無錫市杜甫《絕句》:最后兩句詩人寫自己漂泊在外,歸期遙遙,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黃岡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的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于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在備考中應注意選用從不同角度表達不同思想感情的詩詞材料,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2.把握表現手法、分析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的巧妙使用。
表達技巧的鑒賞,一方面指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即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種表達方法的運用,因為詩詞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襯托對比、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請對本詩后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作簡要賞析,就涉及到擬人的修辭手法。由于被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帶去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詩句想象豐富、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3.理解整首詩意、體味意象意境。
任何作品都會表達一定的主題或情感,而詩歌中主題或情感的表達,則大多依賴于意象、意境的營造。所謂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楊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其所描繪的生活圖景的巧妙結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內在情思的統一。這類題型往往要求通過形象思維,借助聯想和想象,感知詩詞中的景物和形象,體會作品的情景、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如鹽城市《游山西村》:品讀詩歌,展開想象,描繪詩人初來農家時見到的情景;溫州市《送友人》:詩歌前兩句描繪了秋天月夜什么樣的景象?
4.體會煉字煉句,品味語言特色。
語言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詩是語言的藝術,“語不驚人死不休”道出了煉字煉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味語言類試題主要包括詞語的錘煉、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領悟等,要求學生能體味詩詞語言的精妙。如無錫市杜甫《絕句》:詩人用一“燃”字,寫出了山花怎樣的特點?湖北恩施市趙師秀《約客》:第四句詩(“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同樣是陸游的《游山西村》賞析,徐州市從煉字入手:古典詩詞講究煉字,首聯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而連云港市則從煉句入手:簡要分析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寫景中蘊含的哲理。黃岡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這一問沒有規定回答問題的角度,考生需要從語言欣賞、情感體悟、內涵探究這三方面中的任兩方面作答。這類試題命題常見的角度有: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領會詩詞中某個詞的表達效果、欣賞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聯。
下篇:解題指津及實戰演練
【解題指津】
一、明確題材類別
根據詩詞內容,古詩詞題材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七大類:
、潘蛣e類 主要是寫親友分別時的不舍之情,或者寫分別后的思念。如揚州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兩首詩就分別表達了這兩種情感。
、扑监l類 主要寫對家鄉的思念,或寫對親人的牽掛。如無錫卷中杜甫的《絕句》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寫的就是詩人思歸又不能回的傷感情緒。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歉袘杨 或表達緬懷古人之情,或表達昔盛今衰之嘆,或表達對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泰州卷考李白的《秋登宣城謝?北樓》,詩中可見詩人政治失意的苦悶與寂寞之情。詩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緬懷古人,這種復雜的情感卻無人理解。
、葢馉庮 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前者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后者如辛棄疾的《破陣子》。
⑸閑適類 或表達恬淡的心境,或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如恩施中考卷趙師秀《約客》,后者如陸游的《游山西村》。
、蕦懢邦 主要是描繪美好風光,抒發喜愛或向往之情。如南通中考卷韓愈的《春雪》,借白雪盼春之景,表現對春天的向往之情。
、藧矍轭 主要是表達對愛人的思念或怨恨之情,在中考題中出現較少。
在詩歌賞析中,明確詩歌題材可以讓賞析者很快地進入角色,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為進一步準確地把握詩歌內容作好準備。如無錫中考卷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只要你確定這首詩屬于思鄉類題材,對第二問(最后兩句表達他怎樣的情感)的回答就等于答對了一半。明確詩歌題材要看詩歌的內容,但更主要的是看詩歌的主旨句或詩眼。
二、遵循合理流程
1.賞析流程
在賞析中,要注意三個關鍵詞: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其中賞析的關鍵在于準確地把握詩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礎又是意象。意象是實有的存在,意境是虛化了的韻致和意味。意象構成意境,意境表達思想感情。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思想感情就是對春天的喜愛。所以詩歌賞析要遵循這樣的思維流程:
意象(詩的基礎)→意境(詩歌畫面的氛圍)→思想感情(詩的內涵)
連云港市卷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寫景中蘊含哲理,耐人咀嚼,請簡要分析: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試題的兩問均涉及到了詩的內涵,遵循上述思維流程,這兩問很容易回答。第一問要求考生分析詩句的哲理,即思想內涵。首先應明確詩句中涉及的意象,一是重疊縈繞的山水,一是柳暗花明的村莊;然后對意象進行分析,重疊縈繞的山水表現的是迷茫的境界,柳暗花明的村莊表現的是明朗的境界,兩者放在一起,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那“絕處逢生”的驚喜之情;最后也就不難領悟到蘊含其中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第二問要求考生體會詩句抒發的情感。詩句中的意象是:月色,拄杖的詩人(是悠閑的),農家的門,叩門的動作(甚至有聲音)。這些意象是在詩人的愿望(從“若許”一詞可見)中組合在一起的,傳達出閑適美好的氣氛,可見詩人對農家生活(田園生活)非常喜愛(向往)。
2.答題流程
⑴品味語言類題目的答題流程
這類題目有兩種考查方式,一是品味詞語(以字為常見),一是賞析詩句。
先看品味詞語的考題。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這種題型要求品味出詩人煉字的妙處;卮饡r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答題時一般要體現下面幾個流程(根據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整):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并說出自己的觀點;⑵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⑶展開想象和聯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情景;⑷說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比如,恩施卷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根據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⑴不能換;⑵“閑”是空閑的意思,在句中則是“閑得慌”的意思;⑶詩人約客久候不至,本來期待的是約客的叩門聲,但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⑷可見,“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懊Α弊謩t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調。
再看賞析詩句的題目。名句是整首詩詞精華所在,它們往往在景、情、理、藝(表達技巧)方面有被人們稱道的地方,所以經常被用來設置成考題。根據具體的句子,可四者皆說,也可有所側重。答題時一般要體現下面幾個流程(根據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整):⑴結合詩句或具體詞語作分析,準確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或妙詞效果;⑵明確詩中具體形象,概括形象的特點;⑶說出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
比如,南通卷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根據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⑴用白雪盼春的擬人手法,同時把白雪比喻成飛花;⑵把初春的冷落寫成了仲春的熱鬧,富有情趣;⑶表現了詩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動而傳神。
⑵領悟思想感情類題目的答題流程
詩歌凝練的語言常常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操,給人有益的啟示?忌痤}時一般要體現下面幾個流程:⑴闡述詩中具體形象(不能簡單地看作詩句翻譯問題,而應適當融入自己的想象),概括形物的特點;⑵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
比如,杭州卷張渭的《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兩句語言質樸,但包含著不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根據上面的流程,最佳的答案就是:⑴這兩句是寫詩人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睛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迎風怒放,這一發現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⑵凸現了詩人探索尋覓的驚喜之情。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680115.html
相關閱讀:古詩文閱讀《過零丁洋》《魚我所欲也》比較閱讀答案
《清溪行》閱讀答案
《菩薩蠻?宿水口》閱讀答案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閱讀及答案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