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兩漢
作者:揚雄
原文: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滿懷。不得左右,牽于?徽。一旦??,為?所?。身提黃泉,骨肉為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
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常為國器,?于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
譯文
皮日體特別嗜酒,無論是動還是靜,也無論是困厄還是顯達,沒有酒就覺得不舒服。他住在襄陽的鹿門山時,多余的山區稅收被他用來買糧造酒了,一年到頭都醉得一踏糊涂的,還戲稱自己叫“醉士”。住洞湖時,弄了一條載滿了酒的大船,成天在湖上飄蕩,一高興就喝大酒,自嘲為醉民。天地那么大,竟然容不下一個醉士、醉民嗎?又何必非得有聲色犬馬的派對聚餐呢。襄陽的父母官聽到醉士、醉民的慨嘆時說:你終日酗酒,沉淪聲色犬馬的喧鬧中還是一個人在安靜中有什么兩樣?皮辯解說:酒的作用,哪兒僅僅只有滿足口腹欲望,發泄快樂悲傷呢,更有使(有才勢的當官當帝的)人沉湎聲色,招惹殺身之禍(下臣民)的影響。你沒有看到前車之鑒嗎?路酆舒的五條罪狀里,其中之一就是就是噴嗜酒,結果被晉(國?)殺了,慶封家中發生變故,沉溺于酒色,結果家國都被楚滅了。鄭伯嗜酒,還專門整了個酒窖,終日在酒窖里喝酒,結果呢,被公子黑帶著駟地的軍隊攻打,只好流亡于外。欒氏高氏兩個都好酒而且又是趴耳朵,總是信老婆的枕邊風,吵著要分家,想趕走陳氏鮑氏,被別人先知道了消息,結果自己被打敗了。衛侯在進行帶頭耕種典禮時喝酒,最后被大夫們厭惡。唉,像我這樣好酒的不賢之人,還怕成為豐舒那樣的人,我酗酒約不會超過這種程度,又怎么能把喧鬧當成安靜,把安靜當成喧鬧?難道安靜中還會沉湎于聲色嗎?難道安靜里還會喝酒鬧事嗎?既然有心要沉湎聲色喝酒鬧事,能不淪為慶封、鄭伯、欒高、衛侯之流嗎?因為我天性欠缺自制力,所以寫一句箴自律。箴言是:
喝酒之所在于喝酒后活得更灑脫坦蕩。寧愿我能一個人醉,不和別人一起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cifu/376505.html
相關閱讀:漢?賈誼《吊屈原賦》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卷五:論琢句
唐朝黎逢《象魏賦》《貢士謁文宣王賦》《貢舉人見於含元殿賦》《
晉?陸機《白云賦》
晉?陸機《感時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