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中域之珍怪兮,無斯水之神靈?販扔阱拶,濯日月乎中營。蔭高山之北延,處幽屏以閑清。于是殊方交涉,駿奔來臻。士女曄其鱗萃兮,紛雜?其如煙。
亂曰: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蒸人,懿厥成兮。六氣淫錯,有疾癘兮。溫泉汨焉,以流穢兮。蠲除苛慝,服中正兮。熙哉帝載,保性命兮。 (《水經·渭水柱》下,《藝文類聚》九,《文選·雪賦》注,又見《初學記》七引六條) (張衡是東漢時期最杰出的科學家,同是也是一位文學家。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他不僅對溫泉的獨特功效做出了肯定,同時對大自然的造化表達了衷心的感恩,這種純潔的山水之情,隨著時間與歲月,則逐漸變成了感恩自然、惠澤眾生的中國傳統美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cifu/456365.html
相關閱讀:唐朝黎逢《象魏賦》《貢士謁文宣王賦》《貢舉人見於含元殿賦》《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卷五:論琢句
晉?陸機《白云賦》
晉?陸機《感時賦》
漢?賈誼《吊屈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