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豫章行》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5卷第15首。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李白寓居豫章,當時安史余黨仍騷擾河南一帶,平叛戰爭正在艱苦地進行,詩人目睹吳地人民應募從軍、奔赴戰場的悲壯情景,有感而作此詩。詩中對出征戰士寄予同情和希望,鼓勵他們英勇作戰。
【原文】
豫章行①
作者: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②,北擁魯陽關③。
吳兵照海雪④,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⑤。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⑥。
本為休明人⑦,斬虜素不閑⑧。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⑨,豈云憚險艱⑩?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⑾。
此曲不可奏⑿,三軍發成斑⒀。
【注釋】
、、豫章,今江西南昌市。《豫章行》,樂府“相和歌·清調曲”調名。古詞是寫豫章山上白楊變為洛陽宮棟梁的根株分離之苦。李白借用舊題,描寫行軍作戰的悲壯情景。
、凇⒑L吹代馬:一作燕人攢赤羽,代,古國名,在今山西東北部和河北蔚縣一帶。其地盛產良馬。
③、魯陽關,古關名,在今河南魯山縣,是古代的軍事要地。
、、吳兵,吳地征來的兵。照海雪,指吳兵旗幟鮮明,照耀如同海中的雪浪。這句寫唐軍的出發西征。
、、上遼津,即上遼水,今名潦水。源出江西奉新縣西,流經永修縣,與修水匯合。兩句意為:大軍正在上遼津渡河,當時黃云蔽空,天色暗淡。
⑥、豫章山,泛指豫章境內的高山。
、、休明人,太平時候的人。
、唷⑺,向來。閑,通“嫻”,熟悉。
、、精,精誠。羽,指箭。石沒羽,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在邊塞打獵時,把草中的石頭誤認為是隱伏著的老虎,立即彎弓射去,由于他射箭時專心致志,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后來再射,就不能入石。
⑩、憚,懼怕。
、稀⒙湫菫,也叫落星湖,在今江西鄱陽湖西北。
⑿、此曲,指《豫章行》。
⒀、發成斑,頭發變成花白。
【賞析】
樂府“相和歌·清調曲”調名,內容多描繪豫章(今南昌)景致的詩詞作品名稱,F存古辭多為描寫豫章山上白楊變為洛陽宮中棟梁,述其與根株分離之苦。
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李白寓居豫章,當時安史余黨仍騷擾河南一帶,平叛戰爭正在艱苦地進行,詩人目睹吳地人民應募從軍、奔赴戰場的悲壯情景,有感而作此詩。詩中對出征戰士寄予同情和希望,鼓勵他們英勇作戰。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繁體對照】
卷165_15【豫章行】李白
胡?吹代?,北????。
?兵照海雪,西?何??。
半渡上?津,?????。
老母?子?,呼天野草?。
白??旌旗,悲?相追攀。
白?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休明人,??素不?。
?惜??死,?君?兇?。
精感石?羽,?????。
?船若??,波?落星?。
此曲不可奏,三?鬢成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1027467.html
相關閱讀:《贈李頎》(作者-王維)唐詩賞析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夏冰歌》(作者-韋應物)唐詩賞析
《門有車馬客行》(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孟浩然唐詩賞析